专业/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培养单位 |
专业研究方向特色 |
考试科目 |
基本学制 |
035200 社会工作 |
00(全日制) 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 |
公共管理学部 |
本专业立足于大都市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与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载体,坚持“理论指导不断线、实践贯穿全过程、理论与实践交互螺旋提升”的培养原则,对接现实需求,实行真题真做,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开展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社区治理与服务、医务社会工作、信访社会工作三个方向的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
两年 |
01(非全日制) 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 |
MSW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立足于大都市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与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北京市民政局等部门开展深度合作,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载体,坚持“理论指导不断线、实践贯穿全过程、理论与实践交互螺旋提升”的培养原则,对接现实需求,实行真题真做,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开展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社区治理与服务、医务社会工作、信访社会工作三个方向的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
两年 |
02(非全日制) 老龄事业发展与产业管理 |
MSW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立足于超大城市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现实需要,与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及多家医养结合机构、智慧养老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以老龄服务与产业创新项目为载体,坚持“政策引领不断线、实务贯穿全过程、科研与服务交互螺旋提升”的培养原则,对接银发经济发展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实需求,实行“真题真做”,推动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开展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老龄事业发展与产业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
两年 |
03(非全日制) 学校社工与心理健康服务 |
MSW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立足于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现实需要,与北京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部门及行业组织深度合作,以学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健康服务课题、项目为载体,坚持“学科融合、实务引领、智能赋能”的培养原则,对接校园真实场景与政策导向,实行“真题真做”,推动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融合创新开展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胜任学校社会工作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
两年 |
0854 电子信息 |
085404 计算机技术 |
00(全日制) 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 |
电子信息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以培养服务国家和北京市创建智慧城市群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与阿里云、华为、奇安信等行业头部企业,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共同合作,采用专业、领域、行业立体化导师组协同指导制,依托校企共建的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数字技术产业学院,重点培养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智能物联网、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
三年 |
085405 软件工程 |
00(全日制) 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 |
电子信息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以培养服务国家和北京市创建智慧城市群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与阿里云、软通动力、亚信科技等行业头部企业,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共同合作,采用专业、领域、行业立体化导师组协同指导制,依托校企共建的阿里云大数据学院、数字技术产业学院,通过深度整合大模型技术,重点培养智能化软件开发、软件自动化测试、大数据与云计算、数据共享共治与大数据融合应用等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
三年 |
105600 中药 |
00(全日制) 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 |
MCMM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与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作研究所生物医药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校-所”“校-企”“校-医”双导师合作模式,共同培养中药质量分析与评价、中药制剂研究与开发、现代中药智能研发与应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④无 |
三年 |
125200 公共管理 |
00(非全日制) 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 |
MPA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采取政、行、企、校联合培养的模式,下设城市管理、信访与社会矛盾冲突管理、公共组织管理等多个研究方向,培养公共管理领域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政府管理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③无 ④无 |
两年 |
01(非全日制) 纪检监察 |
公共管理学部 |
本专业面向纪检监察工作实际需求,与北京市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国企党委共同合作,通过双导师制、实训课程体系、实战场景模拟训练等,培养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或者内部风险防控治理的高素质、应用型纪检监察专业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②204英语(二) ③无 ④无 |
两年 |
135400 戏剧与影视 |
01(全日制) 影视表演 |
戏剧与影视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由本校明星教师与影视界知名演员、客座教授联合培养,侧重影视表演方向的研究,培养具有较高的表演及创作素养,熟知表演艺术理论知识,在兼具编、导综合能力的同时,熟练掌握影视表演技巧的实践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6艺术基础 ④802表演艺术概论 |
三年 |
02(全日制) 广播电视编导 |
戏剧与影视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及职业道德,熟练掌握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传播专业知识,具备高水平广播电视内容生产相关策划、编导、制作、后期合成、栏目包装等全媒体全流程实践应用能力,能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创作视听产品,且有一定理论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学生有一定国际视野,能适应智媒时代对新型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创作人才的需求。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6艺术基础 ④805广播电视概论 |
三年 |
03(全日制) 播音与主持艺术 |
戏剧与影视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以传媒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掌握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传播的学科知识,具有新媒体思维和扎实的播音主持艺术理论功底,精通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关键技能,具有较强的播音主持实践能力,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趋势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的语言艺术专门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6艺术基础 ④810播音主持概论 |
三年 |
135700 设计 |
01(全日制) 数字艺术与交互设计 |
设计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立足城市设计服务、城市文化传承,具备设计创新、审美鉴赏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能够胜任信息交互设计、数字艺术创作、数字娱乐、数字时尚、数字产品、数字空间等相关设计领域的实践、教育、管理与策划等工作,并具备跨专业团队合作及自主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6艺术基础 ④801艺术设计概论 |
三年 |
02(全日制)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立足城市设计服务、城市文化传承,具备设计创新、审美鉴赏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能够胜任平面设计、商业插画等相关领域的实践、教育、管理与策划等工作,并具备跨专业团队合作及自主创业的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6艺术基础 ④801艺术设计概论 |
三年 |
03(全日制) 工艺美术 |
设计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首都功能定位和发展阶段,秉承着“工益求精、艺善尽美”的精神,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系统专业知识、高水平技能和一定艺术造诣的高层次应用型漆艺、雕刻、陶瓷、金属工艺等工艺美术专门人才,为工艺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优秀的创作、教育、管理和设计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6艺术基础 ④808中国工艺美术史 |
三年 |
04(非全日制) 数字设计与创意产业管理 |
设计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立足城市设计服务、城市文化传承,具备设计创新、审美鉴赏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兼具数字化设计能力与创意产业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6艺术基础 ④801艺术设计概论 |
三年 |
145100 文物 |
00(全日制) 报考时不分方向和导师 |
文物硕士教育发展中心 |
本专业立足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以繁荣首都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响应文物修复保护的迫切需求,聚焦可移动文物保护、文物传播利用、文物鉴定与评估方向,培养正确政治方向、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现代文博事业理念,具备文物与科技的核心能力,胜任首都文物管理机构、博物馆及企业的文物修复、文物数字化传播利用、文物鉴定、文物价值评估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文物人才。 点此查看详细专业介绍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610文物学基础 ④811文物保护基础 |
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