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首页 > 正文
2026年拟招生专业介绍——设计(数字艺术与交互设计) 代码:135700
供稿单位: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6日 10:20 文章阅读数:

一、培养目标

设计(数字艺术与交互设计)硕士专业学位旨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立足城市设计服务、城市文化传承,具备设计创新、审美鉴赏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能够胜任信息交互设计、数字艺术创作、数字娱乐、数字时尚、数字产品、数字空间等相关设计领域的实践、教育、管理与策划等工作,并具备跨专业团队合作及自主创业的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特色

数字艺术与交互设计专业以“数字技术”与“设计服务”为核心特色, 面向AI时代数字创意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科技向善、设计为民”为理念,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服务意识与伦理责任,强调在设计中关注真实用户的体验,建立系统化、全流程的项目设计策略。推动艺术、设计、计算机等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与实践应用,使学生具备智能交互场景中复杂问题的系统性解决能力。

本专业坚持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数字设计实验室、交互实验室等多个人机协同实验室,培养学生在智慧城市、数字文旅等领域进行数字内容生成、智能系统设计实践,探索数字时代人、技术、社会的和谐发展路径。

教师与研究生代表受邀参加一年一度的国际人机交互大会(HCII)

为数字设计研究提供的相关工作室设备

学生在交互设计实验室中进行原型测试

三、师资力量

设计教育发展中心有一支较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师大多数都毕业于国内及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地的世界艺术名校。教师团队中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市教学名师等专家学者。艺术设计学部现有专职教师一百余人,拥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和较为合理的师资结构。

本专业拥有较强的学术导师团队与行业导师团队,还有多位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的博士学位教师任教。教师队伍近年来承担了多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荣获多项国际设计奖项和专利认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主办并协办多次国际人机交互大会(HCII)。同时,本专业还聘请了多位京东、小米、腾讯等企业一线的行业导师来校交流,与校内导师一同指导研究生开展项目研究,鼓励学生深入参与数字艺术创作与数字设计服务相关研究课题和实践项目。

教师获奖

部分讲座海报

四、产学研合作

本专业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艺术设计学部的行业平台展开实践活动。我校艺术设计学部是北京创意设计协会秘书长单位、北京高校人物造型设计联盟单位、中国学院奖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动画学会会员单位、北京卓越艺术人才(美术、设计)培养高校联盟单位、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在学部搭建的行业合作平台基础上,本专业还与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燕京八绝博物馆等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合作,为学生们提供一流、专业的实习实践平台。通过校企合作,有效推进数字设计服务社会文化建设、服务地区经济发展。

师生团队参与首届中国数字音乐会活动

五、培养成果

本专业为首都乃至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的设计专业人才,获得极大的社会美誉度。

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国内外设计比赛,获得中国研究生“美丽中国”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内顶级赛事的等级奖及各国际、国内专业赛事的奖项。师生动画设计作品还在2023年荣获广电总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扶持活动优秀作品奖。本专业形成了以项目为引领,不断探索艺术服务社会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创作道路,学生毕业后继续深耕于专业领域,成为各公司设计、策划、新媒体等部门的主力军。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扶持创作活动”获奖作品

数字技术与传统绘画结合创作的肖像作品

数字时尚设计师生作品

六、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设计公司、互联网公司、传媒机构、教育机构、公共美术机构及相关单位从事与数字设计相关的实践、服务、教育、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