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部国家奖学金获奖毕业生风采展示

作者: 时间:2025-06-23 点击数:

又是一年毕业季,我们遇见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用四年的汗水浇灌理想,以优异的成绩诠释"学霸"的定义;他们用竞赛金牌和科研论文打破认知边界,以创新专利展现青年智慧;他们更用数百小时的志愿服务,在乡村振兴、国际会议等舞台上留下温暖印记。

今天,让我们走近信息学部2025届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看他们如何以专业为笔,以情怀为墨,在信息学部的坐标系里,绘制出当代青年最优美的成长曲线。

1.安俏蓉--21数据本3班


 

个人事迹
   

安俏蓉,21数据本3班学生,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获得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和多项校级表彰。

作为负责人完成市级大创项目课题,参与两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课题研究并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在各项竞赛中荣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北京市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据分析系列赛事”优秀奖,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能力。

在志愿服务方面,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开展环保宣传;担任校园禁烟志愿者,参与扫雪、单车规整等活动;积极传承传统文化,参与母亲河保护等生态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安俏蓉同学以出色的综合素质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优异成绩,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2.陈炜--21软本1班


个人事迹

陈炜,21软件本1班学生,中共党员。

大学期间成绩优秀,多次荣获校级奖学金并荣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

陈炜同学深耕科研实践,在国家级大创项目《萃文匠心》中参与开发智能简报生成系统,研究成果被IMCEC收录,并获软件著作权。荣获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低代码大赛一等奖、华北五省计算机应用大赛三等奖等荣誉。他注重技术赋能社会,带领团队开发《如生AI博物馆》项目,探索AI与文化传播的结合,参与7项实战项目,涵盖企业与公益。同时考取国家信息安全、华为鸿蒙、阿里云等认证证书,夯实专业基础。

作为党员骨干,课余时间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获评“最美劳动者”,参与抗疫、乡村振兴等公益活动,以行动诠释担当。他以“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为信念,立志以技术与责任回馈社会。

3.董康耀--21物联网本2班



个人事迹

董康耀, 21物联网本2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现任班级团支部书记。

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四、六级,雅思6.5分。以第一作者发表EI检索国际会议论文两篇,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多项,包括“魅力冬奥”一等奖、“企校协同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互联网+”北京市三等奖等。带领团队研发基于YOLO算法的分拣系统,展现出出色的专业技术与团队协作能力。

作为团支部书记,注重思想引领与团队建设,积极组织理论学习与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在志愿服务中乐于奉献,提升社会责任感。他始终秉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信念,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贡献,勇敢迎接未来挑战

4.李亮--21物联网本1班



个人事迹

李亮,21物联网本1班学生,中共党员,现任班级班长。

大学期间班级成绩名列前茅,荣获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学习之星”等荣誉。

在工作中,积极协助老师组织班级工作,在担任班级团支书和班长期间,班级获北京城市学院“优良学风班”荣誉称号,个人多次荣获“优秀学生干部”;

在社会实践上,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参加北城大学生记者团,参与2023年全球创业者峰会,在校期间参加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实践经验,志愿时长累计116小时,并获得团队服务之星荣誉称号。

5.向君豪--21机电本班



个人事迹

向君豪,21机电本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

在校期间,连续5个学期排名第一。荣获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校级一等奖学金等20余项荣誉。

积极参与大创项目,取得优异成绩,作为负责人在市级大创项目“基于RFID技术的多轨道悬挂式可移动智能充电系统研究”中荣获“优秀大创项目”。

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师生和社区居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6.余远垌--21物联网本2班



个人事迹

余远垌,21物联网本2班学生,中共党员。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获得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大唐杯”北京市二等奖、“蓝桥杯”北京市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省级三等奖等荣誉,综合测评专业前列。

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持“教室温度平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科研项目,结合STM32、传感器、蓝牙通信等技术,完成系统设计与实现,获得专家高度评价。

在广东毓秀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担任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参与Brain X平台嵌入式系统开发,表现优异。

在志愿服务方面,积极参与社区防疫、无偿献血等,服务时长超百小时。

作为新时代青年,他勇担时代使命,脚踏实地,始终坚持服务社会,努力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Copyright © 2016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