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2021届优秀毕业生作品展【系列六】

作者: 时间:2021-06-21 点击数:

卷首语


  2021届“信息学部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如期和大家见面了,本次展览汇集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交通工程、工业设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9个专业12件优秀作品。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展是毕业生展示设计和创作成果、汇报学术思想的大舞台,是毕业生对大学四年的总体汇报,同时也能够全面反映学部总体的本科教学水平,体现学部立足首都、服务北京,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内涵发展,注重提升质量等方面的努力。“不息为体, 日新为道”,校训中的“改革探索”与“开拓前进”的人文精神正是学部造就和培养工科人才的育人理念。

长期以来,学部一直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结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需求,突出立德树人,不断调整人才培养尺度和规格,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科人才,依托学科竞赛、创新工场等四大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次展出的12件优秀作品,是从学部9个专业584个作品挑选了2%的优秀作品,旨在凸显学部对毕业设计展示环节中每件作品更加严格的品质要求,激励同学们能够更加严肃认真地对待毕业设计作品、对待毕业设计环节的相关任务。


每一件优秀作品都凝聚着同学们的辛勤汗水、凝聚着大学四年所有老师的心血,在此向所有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并由衷祝愿全体毕业生前程似锦、新的人生阶段一帆风顺。

信息学部

2021年6月


11杨镇—俸伯地铁站交通走廊公交现状调研与优化研究 ——以918公交线路为例--沈睿

项目特色

该作品通过对杨镇——俸伯地铁站段918公交线路开行区间大站快车进行研究,分析了918公交线路断面客流特征,以乘客出行成本为主要参考标准进行优化,并且讨论了全程公交车与区间大站快车调度组合的方法。结果显示通过大站快车开行,杨镇—俸伯地铁站段交通走廊乘客出行成本降低26.67%,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1、实践性

作为连接城市外围郊区与城市中心区的城市交通走廊,是城市交通网络的主要通勤方式,承担着城市的主要交通流量,反映着一座城市的动态客流走向,是城市骨干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对交通走廊内部的交通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优化,提出基于走廊公交客流不均衡特征的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和总体设计思路,定量的分析了北京市918公交线路客流数据,并深入研究了该线路客流的构成特征、出行特征和时间、空间分布,提出了918路公交的区间大站快车公交站点的优化方案引导改变走廊的出行方式,降低交通走廊内小汽车的出行方式占整体出行方式的比值,提高了公共交通分担率,从而有效缓解交通走廊的交通拥堵。该研究成果可以应用918线路的站点优化设置,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原创性

本项目前期对该地区客流的构成特征、出行特征和时间、空间分布做了大量的准确的基础数据调研,在数据处理方面选用目前较为有代表性的四阶段规划模型和算法,构建了主要大站快车开行模型,最后运用改模型对该地区的公交线路车辆开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改进后的方案使得公交分担率大幅提升。从数据的调研、模型的选用、方案的设计都具有较强的原创性。

3、专业水平

毕业论文成果能够对公交开行方案和站点调整进行优化,降低了乘客出行成本,提高了公交出行的分担率,有效缓解了该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论文应用所学专业技能进行完整的技术思路设计,在开展后续研究工作时应用学科知识全面、系统。包括前期基础数据调研、模型的研究、评价指标的建立,体现了一定的工作量和一定的应用成果。学生独立完成上述毕业论文的完整过程,综合运用多种专业知识技能、交叉学科知识技能,较好地呈现了对于毕业设计独立思考完成设计的完整过程,充分展现了优秀的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


12适用于老年人的辅助起立装置设计--王新睿

项目特色

该作品选题围绕老年人日常生活中起立困难的问题展开研究,旨在设计一款辅助起立的装置,针对目标用户痛点挖掘准确,设计方案完善,具有独特的创新点。

1、创新性

采用步进电机加减速和丝杠外加直线导购分散受力的方式,整体装置扭矩输出大、行程范围大,可以满足大体重、身体高的老年人,参数(速度、行程)可调,满足私人定制。该设计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2、实践性

本研究进行模型模拟实验,充分论证了其技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采用仿人类双臂搀扶老年人腋下的方式辅助起立,增加了使用者的安全体验和舒适度体验。整体方案完整,为原创设计,具有一定的实际推广意义。

3、专业水平

该研究从市场调研及竞品分析、对市场现有技术的研究、目标用户研究、用户画像、用户旅程图、设计定义以及最终方案的确立和CMF分析。所设计产品符合人机工学,满足了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整个设计过程,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平。





Copyright © 2016 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