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暑期,教育学部“耕耘社”学生工作坊携手 “AI 与君行”团队,走进顺义区佳和宜园社区、大兴区礼贤镇庆贤南里社区,开展科技教育专项服务活动。聚焦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与老年人数字鸿沟化解,为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贡献力量。

一、精准调研,锁定服务方向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深入社区,通过问卷、访谈精准对接需求。发现青少年对人工智能好奇但缺乏系统知识,老年人使用数字设备存在困难。据此,团队制定分层方案:青少年课程兼顾知识普及与兴趣,老年人培训侧重解决生活场景问题。同时,团队围绕“社区养老智能化支持”和“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两大民生议题,同步展开实证调研,为后续服务优化和政策建议提供数据支持。
二、创新形式,打造全龄课堂
(一)趣味化教学,点燃青少年科技梦想
为让人工智能知识 “看得见、摸得着”,团队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系列趣味科技课程。与孩子们一起探索语音识别的奥秘,了解语音助手的工作原理;化身“AI小侦探”,学习图像识别技术,体验人脸解锁与超声波感应的神奇。课程结束后,不少孩子表示 “原来 AI 就在我们身边,以后想学习更多科技知识”。

(二)场景化指导,助力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
针对老年人数字学习的特点,团队摒弃“单向灌输”模式,结合老年人日常出行、就医、购物等高频场景,采用“场景化教学+一对一辅导”的方式开展数字扫盲。同时,围绕“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了政策解读与案例分享,帮助老年人提升防范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

三、广受认可,彰显育人价值
此次暑期社区服务活动,凭借精准的需求对接、丰富的活动形式、扎实的服务成效,赢得了社区居民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两个社区的居民纷纷反馈,活动“接地气、有实效”,切实解决了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纷纷表示希望此类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下去。礼贤镇庆贤南里社区的活动还受到了北京日报、大兴北京等官方媒体报道。

此次实践活动,既是教育学部深化“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学校落实 “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学科优势与学生社团力量,持续关注社区民生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社区,在服务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书写高校服务社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