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部教师“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学部于12月开展了“课程思政”研究课观摩研讨系列活动。学部主任周建辉、学部副主任、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及四十余名教师参与。
系列活动分为课程观摩和交流研讨两个阶段,为提高课程覆盖面,学部选取了本专科和贯通高中学段两个教学层次的课程供学部教师观摩学习。潘颖老师的《书法史论》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讲述了隋唐时期书法发展的历程和迅猛发展原因,并以隋、初唐时期书法家汲取前朝书风养分形成个人书法风格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

贯通田静老师的《形体训练》课程,运用讲授法、动作示范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把创新思维和探究学习精神等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

为进一步内化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学部分别组织召开了本专科、贯通观摩教师交流研讨会。邀请两位观摩课主讲教师对教学设计思路进行介绍,并听取观摩教师的意见建议。与会教师围绕教案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实施、教学方法选用、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重难点剖析等内容进行了交流研讨。

本次活动提高了学部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增强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内生动力。学部后续还将举办教师课程思政教案设计大赛,营造课程思政改革“骨干先行、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为深化学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