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北京城市学院艺术学部《素描》课程介绍 

一、课程指导思想与课程定位 

“素描”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之一,是基础训练必修课程,该课程已开设10余年。随着社会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不断更新,“素描”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也一直是艺术学部基础教研室关注和尝试的重点。多年来,在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与改革中,广泛吸收与借鉴国内外同行的宝贵经验,不断探索建设适应本学科专业需要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教学、观摩、研讨、总结等多种手法,对于造型基础如何与设计类专业教学密切结合,构建适合艺术设计学科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与模式,改进并完善素描造型基础教学,丰富其内涵、强化其作用,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研究、实践与总结,取得一定效果。 

艺术设计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素描”,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创造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素描的观察与表现方法、造型原理、创造方法、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为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改革   

素描是在借鉴、融合传统绘画性素描的艺术精华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实际需要和特点所形成的视觉造型艺术基础学科,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造型表现形式。素描为专业设计服务,设计师应掌握并运用素描这一独特的造型语言与手段,收集设计素材、交流设计方案、表达设计创意。素描,对于培养设计师造型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素描概述”,主要论述素描的概念、形成、发展、特征、作用,工具、材料与方法以及基本的技术,着重分析素描美学价值与实用功能价值等方面,使学生对素描具有整体的认识,树立较强的专业意识。 

第二部分:“结构造型”,主要论述结构的分类,造型要素、构图、透视、表现等基本的造型原理和以线造型表现的技术,着重论述以线造型的规律、方法、美学价值与特点等方面,使学生对以线造型的表现能有清晰的认识与理解,并掌握其表达语言。 

第三部分:“明暗造型”,主要论述物体的明暗、质感与量感、空间感、表现等基本明暗造型原理和表达技术,着重形态明暗规律的认识与分析以及表现方法的阐述,使学生能够掌握物象形成明暗的规律并客观、准确、创造性的表现物象。 

第四部分:“精细造型”,主要论述物体的材料与视、触觉,肌理、特写选择,特写表现等内容,着重材料的分析、特写角度的选择与表现,提高学生按照美的规律选择物体典型角度的能力和采取相应手法的表达能力。 

第五部分:“创意造型”或“专业造型”,主要论述创新素质培养,创意表现方法“物象的变异、属性的变异、比例的变异、具象——抽象的变异表现”。着重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形态创造的联想、变化、概括、抽象的语言表现,提高学生表现物象的联想力、想象力、创造力。 

1、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课程内容以发展与演进、造型原理解析、形式语言、表现与创造的知识体系和写生为序,知识点明确,脉络层次清晰。 

2、教学内容的扩展与更新 

融合素描写实主义表现精华,扩展并强化结构(以线造型)表现、精密特写和创意形态表现的视觉思维、分析、重构、创造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由单一明暗形态造型转变为多元、多层次的视觉表现。 另外,课外参观考察也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教学内容的理论阐述,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易于理解。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教学改革 

1、借鉴当前设计教育的新思路、新观念,结合素描的教学目的、规律、内容,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使其符合艺术设计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需要。 

2、注重课题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造潜力,较好地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课题训练单一、重技术轻创造力的问题。 

3、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创造理论与技法,实现思维转换,解决造型基础向专业设计的过渡与衔接,为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营造教与学的良好气氛,解决以往教学中技术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的问题。 

5、建立相应的课程评价、考试、评分等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手段(条件)与方法 

1、课堂辅导主要以示范、集体点评、研讨、逐一辅导等教学方法,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又利于个性发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 

2、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已搜集整理素描历史、结构造型、明暗造型、精细造型、创意形态造型等数百幅中外优秀素描电子范图,通过及时有效的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受益。 

3、课题训练采取以“短期作业为主长期作业为辅”与“课堂作业为主课外作业为辅”相结合的方式,提倡快速灵活、提高能力、解决问题。 

4、课程考核侧重平时积累,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 70% + 结课考查成绩x 30%。

四、教学效果 

1、该课程多年来一直得到艺术学部肯定与支持,也受到学生欢迎。 

2、从历年毕业设计作品的全面质量检查中发现,素描等基础造型能力强的学生其毕业设计的水平普遍很高。 

3、其它院校教师就我校素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的交流中,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N08102001 总学时:90 执笔者:黄三胜 制订日期:2011.9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审阅者:石巍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研究素描造型的规律和方法,不仅是技术训练,也是观察方法、感觉、认识和思维的训练,更是艺术素质的训练。课程训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造型基本功,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学习,树立艺术观察的眼光,实现精致入微表现对象立体、空间和结构的能力,并由此激发、建构其审美能力,从而实现艺术的创造。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本科一年级学生,是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专业提供必需的艺术思维与表现的方法和能力,对于该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后专业的长足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关于素描造型的规律、方法,学习并养成整体观察和表现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空间思维意识,掌握线条、光影明暗、质感肌理等塑造表现物象的造型技巧,形成并不断提升审美能力,能熟练地、创造性地运用素描以及由此生成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 

二、课程总学时分配

总学时
讲授学时 实训学时
90 20 70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 

第一章 素描概述(2学时) 

一、素描的概念 

二、素描的形成与发展 

重点和难点:了解素描发展脉络。 

第二章 结构素描(30学时) 

一、结构特点及分类 

二、结构素描的表现要素——线条 

三、透视 

1、直线形体透视及规律 

2、曲线形体透视及规律 

四、结构素描的基本画法 

重点与难点:理解结构,掌握结构画法和透视。 

第三章 明暗素描(22学时) 

一、画面形式构成 

1、画面构成 

2、画面形式元素 

二、形和比例 

三、体积与空间 

1、立体感 

2、空间表现 

四、结构 

五、明暗表现 

六、质感与量感 

七、明暗素描的表现步骤 

重点与难点:掌握明暗造型方法,合理地表现对象的形体、质感特征及空间感。 

第四章 质感素描(12学时) 

一、肌理与质感 

二、质感表现方法与技巧 

三、不同题材内容质感表现 

四、质感精细写生 

重点与难点:对材质恰当地表现,以及对素描语言的锤炼和技法的拓展。 

第五章 建筑与场景素描(24学时) 

一、建筑素描 

1、建筑素描的取景构图 

2、透视 

3、建筑素描写生步骤 

4、建筑素描写生方法技巧 

二、场景素描 

1、场景素描取景构图 

2、不同场景题材素描写生方法技巧 

3、场景素描写生步骤 

重点与难点:掌握建筑及场景的构图取景方法,画准透视关系,能用适当的方法有效地处理画面物象。 

四、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多媒体教学、范例教学、课题练习与辅导、课堂讨论、参观学习、讲评等教学方法。 

五、课程的考核办法 

考核形式:考查。 

评分标准:总评成绩=平时成绩x 70% + 结课考查成绩x 30%。 平时成绩 = 平时作业成绩(含课上课下作业)平均分 + 出勤、学习态度、效果。 

考核具体要求:为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过程性测评,考核重视学生平时掌握知识情况,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结课考查占总评成绩的30%。考查内容可以是教学进度中最后课题,也可以是全面检验性课题。考核时间可视具体需要而定(中短期考查可以为6-12学时,长期综合考查可以为24学时)。 

作业要求:课上应完成作业6-12张,规格尺寸4开、2开或8开(特殊作业可不限规格),课下作业若干。平时作业包含课上和课下作业,均应结合每次课题要求完成。作业评分将参考学生对课题的理解、掌握程度、学习方法与态度综合给分。 

六、本课程的先修课 

本课程是本专业最基础的课程。 

七、建议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其他教学资源网站 

《当代素描教程》 丁一林胡明哲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6 

《素描教学》 袁元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从素描走向设计》 王中义 许江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