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城市“争”雷锋


《 光明日报 》( 2012年03月01日 01 版)

压题照片:小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

雷锋工作在鞍山、辽阳,入伍在营口,牺牲在抚顺。在竞争“雷锋第二故乡”的时候,辽宁省四个城市不打嘴仗较内功,不搞内耗谋共赢,合力打造出一道亮丽的道德风景——

据统计,2007年以来,辽宁省有6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23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省、市、县各级道德模范数千人,“身边好人”和各类“感动人物”6000多人,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不打嘴仗较内功

1958年9月,雷锋响应国家支援鞍钢建设的号召,从湖南来到辽宁,在鞍山做了一名推土机手。不久,也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鞍山是雷锋来到辽宁后的第一站,所以鞍山人说:“鞍山当然是雷锋的第二故乡。”

1959年8月20日,雷锋来到条件更为艰苦的辽阳弓长岭焦化厂工作。虽然在这里只生活和工作了142天,但却多次获得标兵、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写下了“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等20余篇日记。不仅如此,雷锋在弓长岭还有个“家”。当年,他认安平乡姑嫂城村村民吕长太夫妇为干爹干妈,每个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补贴他们。

如今,吕长太的儿子——雷锋的“义弟”吕学广是弓长岭区的学雷锋标兵。为了证明当地就是“雷锋的第二故乡”,辽阳人找到了雷锋入伍后为灾区捐款的汇款单,上面,雷锋亲笔写道:“辽阳是我的第二故乡,弓长岭就是我的家。”

营口也不示弱。史志办副主任韩晓东甚至把雷锋在营口的时间精确到每一段:“雷锋1960年1月8日入伍到营口,4月7日前往抚顺执行施工任务,同年秋末随部队返回驻地营口参加冬训,1961年春节后再次去抚顺执行任务。”2009年,黄亚洲率电视剧《雷锋》剧组到沈阳、抚顺等地采风,没有安排营口这一站。韩晓东知道后,费尽周折找到黄亚洲,反复沟通,终于得到了黄的积极回应,在电视剧中增加了营口的内容。

雷锋在抚顺工作的时间最长,有两年多。1960年4月,雷锋随部队来到抚顺,当年12月,《抚顺日报》就刊登了介绍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和《雷锋日记摘抄》。1961年6月,雷锋当选为抚顺市人大代表。雷锋牺牲后,时任抚顺市委书记的沈越把预备给自己老母亲送终的棺椁献了出来。1962年8月17日,抚顺召开了“公祭雷锋大会”,为雷锋送葬有十多万人。

一个人就是一桶金。营口市文明办主任康福洲告诉记者:雷锋精神是弥足珍贵的道德资源。我们“争”雷锋的目的不是往个人脸上贴金,而是为城市寻找精神发动机。

正因如此,辽宁四个城市党委和政府明确提出:学雷锋要多练内功,别打嘴仗;多合作,别内耗,错位发展共建双赢。

抚顺市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行一届“百姓雷锋”评选活动,至今已评选出51位,包括“捡”来一个妈,伺候到101岁的王芳琪;义务巡路30年,从铁道线上抢救出十几名遇险儿童的古稀老人张玉兰;宁可借钱,也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王振英;答应只代几天课,结果一代就是20多年的民办教师徐金英……这些平凡、熟悉如邻居的“百姓雷锋”,托起了抚顺的精神山峰。

营口市除了评选“我心中的雷锋”、“美德少年”, 还开展了“我们村里的热心人”评选活动。93岁的王继善老人,几十年来,口挪肚攒为村里修了3座桥,两年前,他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徐克钦:“我还想修一座桥,老了,干不动了,我出钱,你能帮我建不?”徐克钦含着眼泪,给老人跪下了:“大爷,钱,我不要;桥,我们修。”如今,长5米,护坝136米的“惠民继善桥”已耸立在村头。

在鞍山,郭明义振臂一呼,全国有14个省份、160余支队伍、6万多人加入他的爱心团队;在辽阳弓长岭,一个不到10万人的城区,实名登记的学雷锋志愿者已有11238人……

从自发到自觉,从“单枪匹马”到“志愿者团队”,从“一阵风”到“常态化”、“制度化”,变化的是载体,不变的是精神;变化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传承。

不搞内耗谋共赢

去年6月10日,鞍钢工人郭明义从抚顺市市长王桂芬手中接过证书,成为抚顺雷锋纪念馆的名誉馆长。郭明义深情地说:“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能被聘为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的名誉馆长,非常荣幸。我一定常来抚顺,为雷锋纪念馆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抚顺市委书记刘强说:“郭明义担任抚顺雷锋纪念馆的名誉馆长,当之无愧。”

郭明义和雷锋都在鞍钢的矿山工作过,在部队时,同属一个军区、一个兵种。而且,都是通过余新元介绍入伍的。

入伍前,雷锋的月工资有30多元,而部队月津贴只有6元。时任兵役局政委的余新元问雷锋:这么好的条件,你为什么要放弃?雷锋说:我7岁成了孤儿,是共产党和新社会救了我,我当兵就是要保卫祖国。而郭明义当时的理想是:能够像雷锋那样,从鞍钢走出去,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同样的理想,让两个人穿越了时空,走到了一起,也让雷锋精神在辽宁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成为全省14个市共有的精神财富。

如今,在辽宁,有6处雷锋纪念场所——抚顺雷锋纪念馆、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鞍钢雷锋事迹博物馆、营口雷锋入伍宣誓纪念碑、辽阳弓长岭区雷锋纪念馆、凌海市雷锋事迹陈列馆,有全国第一家雷锋精神研究所,有第一本《雷锋精神研究》杂志,有第一家学雷锋网站。雷锋团、雷锋路、雷锋岗、雷锋储蓄所、雷锋小学……数不胜数。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省学雷锋活动始终坚持,从未间断。”辽宁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玉珠说,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辽宁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成为全省人民广为熟知、普遍认可的重要品牌。

尤其是在雷锋身边工作过的战友、工友,不仅是雷锋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还是雷锋精神的忠实捍卫者。雷锋在弓长岭焦化厂的工友石素芹老人,虽然已经72岁了,仍坚持长年不懈地宣传雷锋精神。有人质疑雷锋频繁“跳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老人很生气,说:“雷锋到焦化厂,条件非常艰苦,吃住都不如鞍钢本部,没有牺牲精神,能来吗?”

网上有人质疑雷锋事迹的真实性,家住上海的雷锋当年的连长虞仁昌、家住沈阳的雷锋当年的排长薛三元、家住抚顺的雷锋同宿舍战友乔安山,一起站出来说明事实;原雷锋纪念馆馆长张淑芬,历数雷锋纪念馆馆藏文物,以文物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信性一条一条地还原真相;针对个别人对雷锋照片的怀疑,家住鞍山的张峻拿出照片来,一张一张地作出解释。

没有输家全是赢家

去年5月10日清晨,家住营口靶场小区的鲁学理老人正在楼下遛弯,忽然,一张张的百元大钞从天而降。仔细一看,六楼一位中年妇女正从阳台上往下抛钱,楼下居民一时不知所措。“赶快帮着捡钱,然后交到我这儿。”鲁大爷喊着,和大家一起捡了起来。当时风很大,很多钱都吹到了棚子顶上,几个小伙子搭起人梯,把散落在高处的钱拾了回来。鲁大爷一数,38210元。鲁大爷把钱送还给楼上中年妇女的妹妹,她数了两遍,一分钱不少。

2004年7月7日深夜,营口盖州市杨运镇钟屯村村委会主任孙宪仁家突然闯进5名蒙面歹徒,手持小口径手枪、双筒猎枪和匕首,欲抢劫白天旅游景点开业收到的13万元善款。孙宪仁巧妙地向村会计传递了危险信号,近百名村民抡起铁锹木棒,迎着枪声,抓获了5名歹徒中的4名。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有关道德的小概率事件,引发社会各界普遍的道德焦虑。一时间,“中国社会道德整体滑坡论”甚嚣尘上。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丁宗皓告诉记者,从辽宁各地不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看,中国社会道德的基本生态并没有变。他认为,所谓“道德整体滑坡论”纯属误判。

生活中从不缺少雷锋,缺少的是发现雷锋的眼睛。记者从抚顺到营口,从鞍山到辽阳,一路上看到的都是热火朝天的学雷锋场面:抚顺市正在全力以赴创建“雷锋城”,鞍山市瞄准“当代雷锋城”发力,营口市冲刺“全国学雷锋基地”,辽阳市弓长岭区要打造“雷锋城区”。

21岁的抚顺青年李恒太,就读于重庆科技学院,为救落水儿童不幸失踪,山城重庆3000多万市民为之动容,把“感动重庆十大市民”称号送给了这个来自“雷锋城”的小伙子。

抚顺市越野跑俱乐部经理乔胜利,出差广州,途经湖南郴州,发现一名女乘客突发急病,挺身而出,从长沙站下车,背着已处于脱水状态的女乘客赶到医院,代交了5000元住院押金,护理了一天一夜,在雷锋的“第一故乡”传为佳话。

在营口,有一位60多岁的退休老工人邢云发,在临河而居的几十年里,先后搭救过失足、轻生、不慎落水的群众30多人,被称为“救人专业户”。

在辽阳弓长岭,雷锋的工友石素芹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她所在的社区文艺队有位老人突发心脏病,大家赶紧把他抬到路边,并向路过的车辆招手求救。不一会儿,旁边就停了几十辆车,既有单位公车,也有出租车,还有私家车。

在鞍山,截至目前,“鞍钢郭明义”微博粉丝已接近600万,而且,这个数字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攀升。

在做好事屡遇尴尬,甚至连“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都成为网上议题的今天,“雷锋叔叔”在辽宁却层出不穷,原因就是辽宁人崇敬雷锋、善待雷锋,以雷锋为荣。抚顺市清原县农民袁存泉,高位截瘫后,用嘴叼着笔写出200万字的文学作品,帮助别人解开无数个心理疙瘩。在他被评为“百姓雷锋”的典礼上,他的女儿袁月洋一身朴素的打扮,却无比自豪地说:“别人跟我比衣服、比玩具,我和别人比爸爸。爸爸是我永远的骄傲!”

  ——题记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网站管理:网络宣传中心 电子信箱:nic@bcu.edu.cn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Copyright © Bcu.edu.cn 2004-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