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锦葵

刘京魁
1999届英语专业毕业生
毕业后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传媒及金融专业硕士
现任北京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草本植物中,有一种叫锦葵的植物,它耐寒,耐干旱,不择土壤,生长势强,喜阳光充足。而在北京城市学院的校友册上,也有似“锦葵”的一株“植物”,这就是刘京魁。1996年刘京魁考入海淀走读大学(现北京城市学院)语言学部英语专业。在校就勤奋好学的他在毕业后又继续攻读了硕士研究生,现任北京青年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说他像锦葵花,不仅仅因为名字的发音相似,更多的是在他身上隐隐地看到锦葵花的特质。锦葵花不择土壤,开花依旧;刘京魁不择环境,学习依旧。在他上学的年代,学校建设远没有现在完善,“那时学校周边是土路,学校门口就有一块‘海淀走读大学’的牌子,学校的学生没有固定教室,学习都是走读”。虽如此,刘京魁的成绩始终保持优秀,闲暇之余还和几名志趣相投的伙伴组建学生会,举办各类活动,乐在其中。
锦葵花“生长势强”。通过与刘京魁的不断交流,学弟学妹发现在他身上也有像锦葵花这一特点。九十年代,刘京魁本想先工作后学习,所以选择了职业学校,但是很幸运的赶上了全国第一批高职招生,机会来了就要抓住,通过努力,他成为了全国第一批高职生进入的海淀走读大学。毕业后,本想着继续学习,可当时的政策规定必须先工作两年。无奈之下,刘京魁选择先工作。两年后,他依然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想法,继续学习顺利考取中国传媒大学,并顺利毕业。这股强势的韧力助刘京魁成长,也成就了刘京魁。
锦葵花“喜阳光”,刘京魁“好乐观”。生活如跷跷板,不会总是平衡的。在工作中,这种“不平衡”常常出现,工作与兴趣之间的协调,付出与收获之间的衡量,刘京魁总能用平常心对待,用乐观态度处理。不平衡,那就找平衡;没兴趣,那就找兴趣。总之,他总能有找到平衡的办法,这是他身上闪光的地方。
“那时我们的生活相对都是单纯的”
在手机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生活显得相对单纯,工作和学习当中,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干扰,注意力会集中到工作或学习上。由于对知识的获取只停留在读书,所以刘京魁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阅读,向来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在简短的采访中,刘京魁告诉学弟学妹: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抓住机遇,多多看书,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和阅历。其实坚持和努力对于每个年龄层的人都很难做到。在你努力和坚持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段时光是默默付出的,会感觉到孤独,看不清前方的路,其实这是上帝在培养你的坚韧。趁年轻,多去做些有益的事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才能厚积薄发。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用这种“单纯”的想法去创造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很少有人能为了兴趣工作,但要在工作中找到兴趣”
大学期间学习英语,而后又读第二学历传媒,研究生读金融。如今的刘京魁从事的是旅游。纵观而下,这之间的关系似乎联系的并不紧密,而刘京魁也坦言,确实没有很直接的联系,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要找到一份完全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并不容易。确实,很难说在当下这个浮华的社会中,有多少人能投其所好的去工作,又有多少人能幸运地找到一份既满意又符合自己的工作。当刘京魁被问到,觉得自己现在的工作是为了兴趣多一点,还是为了工作多一点时,他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想了想之后告诉学弟学妹“其实现在很少能有人是真正为了兴趣工作,但要在工作中发现兴趣点,这个我认为很重要。要善于平衡工作与兴趣之间的关系”。
不论做哪一行,最开始时的付出与收获一定是不成正比的。对于这种“不平衡”,刘京魁表示很淡然,“这是每个步入职场的人都会经历的一步,就像平衡工作与兴趣一样,用心态平衡这种‘不平衡’,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对于刘京魁来说,工作与兴趣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键在于自己愿不愿意去平衡,去寻找,只要愿意就一定可以。
“我成长的关键词:责任、乐观”
在刘京魁的职业生涯中,他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总结有两个关键词,即责任和乐观。用他的话说,责任不是说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乐观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心的。
从学校毕业步入工作岗位,刘京魁就认定了既然做一件事就要做到位,努力做到完美,失败不可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即使不成功,自己也算是努力过,值得。也就是凭借着这种乐观、豁达、执着的想法,他从普通的职员一步步积累经验,积累专业知识,成就了自己的今天。他所从事的是旅游行业,旅游行业属于服务业,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人,给客人提供优质服务,解答客人的疑惑和疑问,耐心的讲解行程线路和产品特色,遇到问题给客人以安慰等等,讲究的就是勤快,做的最多的就是沟通,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下去,难免会觉得枯燥,产生懈怠。但是刘京魁仍然保持着一份对工作的执着、乐观和激情。对于他来说,这份执着来源于责任,对个人生存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大家对工作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养家糊口,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除了这些我们应该回报给社会什么?我们是否应该去帮助别人,去关心别人,去带领大家用一种乐观的,执着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不给自己留下任何遗憾。
刘京魁经常被同事问起是什么在支撑着他这几年能够有如此的毅力坚持下来而且从无抱怨总是乐观面对,他的回答是“一个积极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两面性,一面是在生活中开心幽默些,这样对自己负责,另一面是在工作中严谨些,这样对别人负责。人生就是一个解决完问题又重新遇到问题的过程,只要乐观面对,一切ok”。
“社会应以理性的态度看问题”
刘京魁似乎与媒体有着一层“剪不断”的关联。第二学历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虽然之后在旅行社工作,但又常常能接触到媒体。当被问到,觉得现在的媒体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看似不经意地来了一句“大概是公正的判断吧。”
其实社会上出现的问题,放大或缩小,很大程度上都是媒体的宣传。“一个问题总是有双面性的,不能总抓住它坏的一面穷追不舍,应该把正反面都呈现给大家,这才是媒体该做的事。不管是媒体还是公众,需要理性地看问题。”
祝福他,绽放的锦葵
采访过程中,刘京魁一致认真听完学弟学妹的问题,有时他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一些话,让人觉得他特别真诚;有时在回答一个问题之前,他会认真的想一想,以便让自己的语言更加确切。刘京魁好似一朵绽开的锦葵花,耐寒耐旱,不择土壤,生命力强,喜好阳光。他对待工作投入百分百的热情,乐于在工作中激发兴趣,他对待社会充满希望,他永远看到的是事物的两面性,不偏不倚,公平理性。他接受已知,却又乐于寻找未知,因为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们将会有什么力量被释放出来。所以,祝福他,这株绽放的锦葵!
刘京魁寄语:
从最初的海淀走读大学到今天的北京城市学院, 从最初简陋的教室,到今天设施完备的教学环境,我是一个见证者,见证了母校一步步的发展,从1999年毕业进入社会,到2004年回归母校给学生讲授实践课程育人至今,我为母校感到自豪。能把我之所长授予我的学弟学妹,我感到无比的荣幸。我是个幸运儿,能用这样的方式回馈母校,也是我和母校的缘分。当然,更多的学友们在各自的战线上默默的奉献着,继续书写着自己的辉煌。我为母校的今天而骄傲,我相信我们北京城市学院的学子们一定会让母校为我们今天或将来的成绩感到自豪。刚刚步入北京城市学院或正在校园中发奋的学弟学妹们,这里是你们梦想开始的地方,虽然前方或许坎坷或许风雨,只要牢牢握住知识的臂膀,为梦想出发,努力前行,就会迎来你未来璀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