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网2021

校友之星

首页 > 正文

董泽斌

选择付出收获成功,把握机遇提升自我

——采访1988级校友董泽斌

1988级市场营销专业

毕业后经学校推荐到朝阳区国税局工作,现任海淀区国税局副局长

采访时间:2006年12月30日上午十时三十分。

采访地点:北京城市学院教学三楼贵宾室

这是2006年第一场雪,也是2006年最后一场雪。我和董泽斌的约谈从十一月开始直到今天,直到这第一场雪的到来才真正见了面,很有些意思,仿佛是刻意地在等待这样一个清爽的氛围、刻意在寻觅这样一个无瑕的境界似的。

说实话,这个采访报告还真不好写,因为他的话太理性、太概括了,也许是已经在领导岗位上一段时间的缘故吧,做惯了总结性的发言,习惯了概括性地报告,使得我对他的采访报告难上加难。不过我还是从对他的采访中感觉到了他那种质朴、纯真、率直的性格,感受到他那种正直、严格、奉献的工作态度,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和工作态度,使得他在国家政府机关税务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五年,从一名普通的大专毕业生身份的专管员工作,做到现在本科学历的税务局副局长职务,这其间,在这虽看似平常、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中,却也书写着他曾经的探索,记录着他无私的奉献。

一、第一次奖学金纪念物

我们的话题是从董泽斌在校学习生活的经历和美好回忆开始的。犹如这场雪的洁白一般,董泽斌的学习生活清晰简约。

1988年9月考入海淀走读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学习,先是普通同学,再是做班长,其中获得过学习优良生、学习优秀生等奖励,获得过三好学生称号,获得1991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直到现在还保留着那辆用第一次奖学金购置的自行车……说到这,董泽斌的眼里流露出那种孩提般的成就感。这种来自于学生时代的最初的成就感,对于已经工作多年、已经走向一定领导岗位的他来说,好像幼稚了一些,但是对于当时经历了高考失利、很是失意彷徨的他来说的确意义非凡,难怪他会如此留恋这份成就,留恋这份使他抛却失意建立自信的回忆,留恋这份自己第一次奖学金的纪念物——自行车。

“学校给了我很多机会,很多知识,尤其是学校的改革给了我更多的压力,自费走读、不包分配,这些改革对于其他学校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在海大就是事实,就是激励。对于我来说,这种教育体制上的改革就是对我的一种动力,来到这所改革的大学,我的确感觉压力很大,其实也就是学习的动力比较大了。在学校参加培训受益匪浅,那种让你找回自我的激励简直就是一种重生!在海大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学校给了我很多,学校重视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董泽斌动情地回忆着。

高考的失利,使他很是失落,第一年心情不好,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前途在哪里。“但是学校注重鼓励,提升了我的自信,激发了我的潜力,有付出肯定有收获,但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有满意的结果。”于是董泽斌有了自信,无论结果如何他开始行动了,他认真地选择了付出,他刻苦学习,努力锻炼自己,学会与同学交流沟通……;于是他有了收获,有了获得奖学金的成就感,有了开始做班长的经历,有了要求加入党组织的愿望,有了年轻人自己的梦想……;于是他开始了成人之后的第一次飞跃,认识自我价值、提升自信的心理飞跃,找到人生动力、付诸实施的行动飞跃,立志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飞跃……。在这样的氛围中,在这样一所不起眼的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成就了自己,他没有让自己虚度,1991年,他成为了海淀走读大学经管党支部的一名预备党员。

二、一次次机遇的把握与升华

话题很快转入工作之后的成功经历以及经验之谈。犹如这场雪的飘然而至一般,在董泽斌的工作经历中也是那样的机缘巧合,机遇悄然而至。

“什么是机缘巧合?不下功夫不行,一定要付出。要使自己完成从自发行为到自觉行为的转化过程。”董泽斌如是说。

1991年7月,带着毕业的喜悦、也揣着初入社会的忐忑,经学校推荐,他来到了朝阳区税务局工作。这是一个国家机关,是一个老同志居多的单位,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岗位,全新的工作等着他,原来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他,本想先学习一下游泳技术再下海做推销工作,但是没曾想这个工作一干就是十五年,一直没有下得海去。

初到单位,有许多老同志帮助他,学习业务,钻研技术。“要善于推销自己,要露锋芒”,这是一些同志告诉他的话。但是推销自己也好、露出锋芒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认认真真地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

在一次单位组织的活动中,遇到大雨后的泥泞道路,汽车抛锚了,这时他主动出来帮忙抬出汽车,当时感觉这是应该做的一件极普通的事情,却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机会,1991年工作的他,1993年就进了团委。在一次与领导的交谈中,他知道了为什么选择他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一次活动中主动站出来帮助别人的行为,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遇团委工作需要人手,于是他成为了人选。“哈哈,有一张诚实的脸。机缘巧合成为了团委副书记。”在董泽斌的笑谈中,仿佛一切都是不经意的巧合,其实这种巧合恰恰来自于他平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来自于他做人的诚恳正直与做事的认真踏实,来自于他不图回报地付出。

1994年国家机构改革,国税地税分家,给了他更大的机会,单位人手少,团口工作需要人,于是他成为了朝阳区国税局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虽然是团委副书记,但因为没有团委书记,所以一直主持着全面工作。工作紧张,经常加班加点,他也更加卖力地工作。当谈及机遇这个话题时,他说,“刚去单位时,大学生还相对比较少。人的发展是有轨迹的,当时先后到单位的有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但是很多人认为工作太单调了,郁郁不得志,不干了。记得刚去时参加大学生座谈会,很多人提出了一些困难(房子、伙食、宿舍、待遇等等)。当我到共青团工作后,从组织者的角度看问题,看这个座谈会,就有了一种感觉,还没干出成绩就提意见,给领导的感觉不很好。其实机遇还是比较多的,一连串的机会等着你,当然不顺利的事的确很多,但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自己也曾经有过与一把手有过冲突的经历,弄得不欢而散,事后知道了症结所在,知道了应该如何协调与交流,人要善于总结,要善于把握机会,要善于与人沟通,这就是自己得出的经验。”

1997年工作需要,董泽斌分到了发票所,在所里提升为副所长,因为所长是空缺,所以实际上是主持发票所全面工作,主抓业务。发票所在管庄,一个很偏僻的城乡结合部,离家很远,又赶上一对双胞胎儿子出生,压力很大。经过在共青团工作时的经历,积累了更多的管理人的经验;当时人们认为发票所没什么权力,发票所的工作人员都比较有个性,不好管理,但还是想办法找到突破口。当时发票所有私下买卖,有因此犯罪的,也有因为发票所工作的单调而不安心工作的。虽然发票所都是6点下班,但董泽斌每周都要在工作之余和员工交谈,抓思想上的苗头,防患于未然。通过一年多的工作,他和所里的同志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同时掌握了发票所工作的主要业务,同时针对发票所工作的现状给局里提出了六点改进意见和建议,局里采纳了,同时他在发票所乡里工作时学会了喝酒,建立了一个与乡里同志们沟通的途径。

这是董泽斌认为自己毕业后那一段最深刻最辉煌的经历。因为在这段过程中,他经历了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的困境,遇到了29岁下雪时摔坏腿的事件,还赶上了双胞胎儿子刚出生需要照顾的人生大事,当时,感到挺背的。“人背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忍耐,学会与人沟通。不要怕付出,不要只看到有利的东西再付出,要学会奉献,只有无私的奉献了,工作才会有成就。人的心态一定要好一点。完美主义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但是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要有好的心态。”

当说到去管庄时一对双胞胎出生,是如何协调家庭与工作的关系的话题时,他坦然地笑着说,这又是一个机遇……在朝阳国税局(1996年)主持团委工作时,是朝阳国税局最年轻的团委副书记,和妻子相识相恋结婚组成家庭;要准备去管庄担任副所长时,是与妻子交接的团工作;要准备去做党工作时,是妻子将党办工作交接给了他,妻子一直很支持工作,没有因为孩子影响工作。说到妻子,他流露出一种爱意,这个爱意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不管在哪里,都要适时地忘记过去,把成功的经验忘掉,才能有新的开始,总是回忆人就衰老了。但是机遇却是随时都在,你要善于抓住它,就要随时做好准备,就要学会付出,肯于奉献,否则再好的机遇也会把握不住,从你身边悄然而过。在现实中抓住机会,是比较务实的。”通过他的话,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不图回报的付出中找到位置,在学会忍耐的过程中调整心态,在无私的奉献中取得成就,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机遇,在把握一次次机遇的过程中得到思想上的提升、工作上的升华。

三、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互动的

最后,我们谈到了2004年校庆,谈到了对母校目前现状的评价以及对母校未来发展的展望。仿佛真的与这场大雪有缘,董泽斌从程门立雪的典故说到了学校的发展。

2004年校庆,董泽斌回到了母校,参加了一系列活动,感触很大,并代表所有校友在纪念大会上发言,让他感到很自豪。下面是他的谈话记录:

学校的发展很大,学生的变化很大,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是互动的。

我在工作中经常遇见校友,感觉十分亲切,能碰到这么多校友感到很高兴,从这点上说,培养出更多的好学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从统计学的意义上讲,一个是量的概念,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话,质才会有一定的飞跃,人群中有百分之一是天才的话,那么有一亿人的话天才就不少了。就说我们的学生,如果在整体学生中能够出百分之五优秀学生的话,那么培养越多的学生就能出更多的优秀学生,学校就有更好更大的发展,这是一个量的积累,量变才能有质变,才能有新的质的飞跃。

再有从规模的角度看,需要纵向深入发展,一个专科,一个是面,我们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的专科体系是一个基础,现在分工越来越细,希望学校不放弃专科基础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上升、飞跃、发展。如果我们在某些领域或某些专业有突出人才,那么在学校的改革乃至发展上就是一个无可争议性的真理性的建议,这也是一个科研成果,希望学校坚持改革的步伐,更好的发展,出现让更多人认可的人才。

从就业角度讲,大学扩招,海归也多,对我们学生的就业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压力。但是从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上来说,研究生们虽然在他们的专业上有比较强的功底,但从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上来说逻辑性不一定强。我们的学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学生肯吃苦,敢于表现自己,有一技之长,在单位中让人感觉好用,使学生有一个被人认可的机会。关键在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只要是人才不会被埋没!

学校的发展为我们所有在外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后盾,只能更有利于我们这些在工作岗位学生的发展;而我们这些毕业的学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成绩,也是为学校赢得了一个很好的声誉,两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只有桃李满天下,程门立雪才能够名扬天下。中国教育的发展过去是这样,现在以及今后的教育发展也会是这样,只有桃李满天下,北京城市学院才能扬名北京乃至世界!

我祝愿学校的发展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业务深度上纵向上都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培养更多的优秀的学生;更祝愿所有的学弟学妹们能够扎扎实实学好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参与社会竞争,找到自己的位置。

采访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作为学长,董泽斌用自己普通平凡的经历告诉学弟学妹们,路是自己选的,因为人生不能象电脑一样死机了可以重启,只能走一次,即使错了,也没有回头路可走,好与坏,快乐与悲伤,都应该学会欣然地接受,坦然面对。作为过来人,董泽斌用自己经常性的付出告诉大家,人生也很难得的只有一次,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但不是所有的付出一定有满意的结果,失利时不要总是埋怨生活的不公平,找回自信需要行动。作为校友,董泽斌用自己真诚的语言祝福学校,只有桃李满天下,北京城市学院才能扬名天下!

 

 

版权所有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木燕路  邮编:10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