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网2021

校友之星

首页 > 正文

任卫军


99级新闻专业

现为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考试报》记者

主要成绩:

北京新闻奖(专业报刊)一等奖、

教育部好新闻奖三等奖

著有《北大向左 清华向右》、《感受北大》等畅销书


学校每年都有新的生命力注入,我们的团体越来越壮大,但任卫军还是习惯性地称呼母校为“海大”。虽然她现在已有了更为响亮的名字“北京城市学院”,名声也越来越响,但“海大”字眼,永远在他的心中。那种感觉就像是久别的游子归来,母亲轻唤自己的乳名一样。

任卫军已经离开母校6年了,今年母校将迎来25周年华诞。已经工作3年的他,对母校的情谊是非常深厚的,只要学部有重大的活动需要报到,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用他的话说:受惠母校,感恩母校,能用自己的笔多为母校做贡献,感到自豪和光荣。

1999年9月,任卫军带着高考失利的遗憾来到了北京海淀走读大学培训学院就读于99新闻本科专业。失利之痛,自考之惑,曾一度使他痛苦不堪。原来大家的经历是如此的相似,而他也用行动证明了他的不平凡,成就了自己的未来。

开学典礼上,陈宝瑜副校长语重心长的话语: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给他这个有些许迷茫的心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指引,是的,曾经的失利,阻挡不了勇敢的心继续向上的道路。在新的集体中,他和班级的同学们听到很多优秀的教师授课,使得眼界大为开阔。班主任吴连荣老师还积极联系培训机构,为他们培训取得了“新闻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使他们更加增强了信心。

于是,每年北京最为美丽的4月、10月里,却成为了他们最为紧张的备考阶段。带着平时积聚的能量,终于在考场上有了发挥的舞台。他更是表现优秀,从最开始的一次过2门,到后来的最高峰,一次性过7门,一步一步找回了自信,最终顺利考完本科课程,取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学士学位。而且,随着专业知识的丰富,也让他开始思索着更高的求学机会。

当然,他的学习之路并没有因此而停止,2003年9月份,他考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始了第二个本科学位学习。从新闻学转变到政治学,虽然都是文科,但其专业内容是全新的。虽然,在这里有着名师授课,考试也不用再发愁应试重点,但其对知识能力的隐形要求却在加深,常常是各种论文为自己的学分“埋单”。厚厚的一本本专业书,凭借着自考时训练出的本领,加之老师的课堂点拨,使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名列前茅。

一系列的获奖证明,正是他在名校中也能做到优秀的最好佐证:曾两次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称号,获得过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等荣誉。2006年毕业时,还被评为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这项荣誉,即便在人才济济的北大,名额也极为有限。是的,他做到了,他没有给母校丢脸,他是学校对外的“优秀名片”,是学弟学妹们的榜样。

最初他来到海大求学的日子里,是那么的迷惘,那么的不知所措,最直接的突破口是他的特长带来的。

崭新的大学生活伊始,学生会开始招兵买马。他自幼爱好书法,练得一手好字。于是便带着几副书法作品毛遂自荐,从而进入了学生会宣传部。在这个新的集体里,他时刻告诫自己要好好珍惜机会,从头做起。那时学院的各种名单、宣传海报、文艺演出横幅大多出自他的手笔。记得,有一次冬日的夜晚,他正在学生会办公室里写海报,突然停电,他还是来到楼下的小卖部,买来蜡烛,借着烛光完成了任务。虽然书写时非常劳累,但他却很知足,他说,每当在不同的场合看到自己的墨迹,就觉得是那样的欣慰和自豪。后来,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勤奋,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锻炼自我能力:给联欢会写主持词、给院刊写宣传稿、创办班级报刊《阵地》等。在锻炼自我的同时,也赢得了学院师生的好评,多次被评为校级、院级“优秀团干部”称号,还被评为学院第一届唯一的 “写作特长生”。

带着在海大时期学生干部的磨砺,他来到北大后,面对更为宽广的舞台,他鼓励自己,好好锻炼,不能让以前关心自己的师长们失望。曾经的种种经历,此刻却成为了成长的基石。刚一入学,他便考进了号称“北大黄埔军校”的“北大团校”(北大专门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以至到后来担任过各种学生干部角色:学院团委、学生会宣传部长、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全国优秀社团“北大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的宣传部长等职务,并且在每个岗位上都做的较为出色,协助组织过多次大型活动。比如,2004年的“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全国高校理论社团大会”等活动,先后被评为北大“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他的这些成绩都是和他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依然觉得这和以前在海大时期从事的学生会工作有着极大的关系。他的成长也鼓励着我们更勇敢的向前。

作为一名青年学生,不仅仅要求业务上的优秀,更为重要的是关心自我思想上的进步,这样的信念种子,他也是从海大的优秀师长们身上得来的。

刚入海大培训学院学习时,只顾着埋头学业,想着能早日毕业,但学校开展的多次党的知识讲座,让他的思想中多了个坚实的信念:必须要入党。但当时,入党名额非常少,那是对一个学生的全面衡量,要求非常高。培训学院党支部书记鲁永瑞老师,对于学生党员的成长非常重视,经常给入党积极分子召开各种形式的学习会,使得他们这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于党的信念更加坚定。鲁老师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时刻以一名老党员的楷模形象影响着任卫军。正是在党组织以及鲁永瑞老师、刘京凯老师、吴连荣老师等的帮助和关心下,他终于在2001年12月12日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在海大的各级党组织的帮助下,他得以成长。记得2003年上半年“非典”时期,他更是遵照组织的安排,勇敢的走在抗击“非典”工作的前线。做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2003年9月份,他将组织关系转到北大组织部时,临走时海大党办曹世平老师鼓励他在新的学校里继续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他记住了曹老师的话。在北大里,他担任了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工作,平时积极开展学生党员各项活动。2005年7月,他作为领队之一,带领党支部成员深入到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进行社会实践,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2005年下半年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活动中,他带领党支部成员认真开展各阶段活动,拓展新的学习形式和深刻总结,受到了院党委和北大党委的表扬。同样的,海大时期树立的信念,是他在新组织中成长更快的丰厚营养。

在海大学习期间,就曾经感受到了学校丰富的校园文化,他也曾积极投身其中,勇于实践,锻炼自我。

对于学习新闻专业的他来说,海大给他的第一个锻炼平台是在《海大报》当学生记者。这可谓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时机。在主编曹世平老师,以及编辑孔丽鸿、刘峣等老师的帮助下,他成长的很快,成为其中的骨干记者,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实践机会:当他怯生生地采访傅正泰老校长时,傅校长的微笑勉励;当他徜徉在东方大学城,不知该如何下手时,是相关老师的指引使他得以采访成功……太多的记忆了。小小的报纸,凝集着他的很多感情,凝聚着他对海大的爱。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专业记者了,但是他仍然保存着在海大求学期间的每一期报纸,那上面自己写的“豆腐块”,更被他视为珍宝。

海大培训学院院刊《教考通讯》是他的另一个施展舞台。院刊为月刊,虽然当时印刷并不精美,但要是每个月能在上面发表个“豆腐块”,却是他最为企盼的事情。他的第一次投稿,就得到了主编陈粒老师的上门指教,收获颇丰。现在每次想到陈老师一个人忙着编一份报纸,就非常感动。

后来,他来到北大后,这里给予他的平台相对更为宽广。关键是,他已经收获过成长的阵痛了,才能得以更好的施展。很顺利的,他成为了《北大校刊》的学生记者,成功采访过国学大师季羡林、北大校长许智宏、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国家审计署署长李金华等校内外重量级的人物。

当然,北大社团号称“百团大战”,参与的各种文体活动就更多了。但在他的记忆中,2001年,能够成为“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海大志愿者他的记忆更为深刻。

2002年5月,他在海大的学业临近毕业,凭借着平时较为优秀的表现,被吸纳到培训学院“毕业生流动工作站”,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他被分配在学院“招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招生宣传、答复信函等工作。从一名普通的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得意还是恐慌,无论是担心学业,还是工作棘手,都是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一步步提高。当然在这里,他认识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同事,相近的学习经历和相似的年龄,使得她们彼此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

从2001年暑期起,他还得以有机会从事学校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成才立交桥”节目的编辑工作。将自己的专业融成为学校的招生献计献策,他也很珍惜这次机会,认真的策划,定期的嘉宾交流,使得节目为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和招生工作带来一定的作用。能用母校教授的技能为母校做贡献,而且还能在求学期间得到一定的报酬,他感激着。

带着从海大走出的从容,在北大求学期间,他更是把步伐迈的更大更响了。他曾经努力的给《新京报》、《法制晚报》写时事评论,有时能达到一日发表一篇;他曾经努力写作,出版了《感受北大》、《北大向左 清华向右》等畅销书,在北京图书节上现场签售,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美国《世界日报》等媒体报道。

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同样没有停止努力的步伐。新闻作品连续两年获得北京新闻奖(专业报刊)一等奖,还获得了教育部好新闻奖三等奖。

最后他还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其实,相对于母校众多的优秀校友,我并不能算是成功者。之所以还是决定写下这些,一是出于对于母校和师长的培育之情表示感激,二是想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鼓鼓劲儿。在母校生日到来之际,真诚地道声:谢谢您,母校!谢谢您,关心我成长的师长和朋友们!”

 

 

版权所有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木燕路  邮编:101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