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部,全国铁道团委,全国民航团委,中直机关团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中央金融团工委,中央企业团工委:
为贯彻团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精神,落实《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部署,团中央决定于2009年在全团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
现将《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印发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共青团中央
2009年5月15日
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
贯彻分类引导青年的要求,根据不同类别青年群体在职业背景、社会阅历及思想意识方面的显著差异,将思想引导工作具体化地落实到不同特点的青年群体身上,增强引导青年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试点对象和方式
本次试点工作主要面向四类青年群体:大学生、企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农村青年。
试点工作有两种方式,一是团中央直接联系和指导,二是省级团委直接联系和指导。
三、试点单位
团中央在北京等12个省、市、系统确定44个基层单位作为直接联系的试点单位;各省级团委在本地(系统)内确定8-12个直接联系的试点单位(每个类别2-3个)。
省级团委在选择直接联系的试点单位时要充分考虑代表性和普遍性。面向大学生的,应是在本地(系统)有较高知名度的普通高校或高职院校(包括民办院校);面向企业青年的,应是在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力、团员青年在500名以上的企业;面向进城务工青年的,应是团员青年在200名以上的进城务工青年聚居地或“两新”组织;面向农村青年的,应是留乡青年农民在1000名以上的非县级政府所在地乡镇。除以上条件外,试点单位还应有较好的组织和工作基础,以保证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试点内容
1.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不同类别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
通过具体深入的调研,全面了解试点单位青年都关心哪些重要的理论或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存在哪些模糊认识和思想困惑。把各类青年群体的思想状况摸清摸透,找准青年思想意识中的关键点,是试点工作的首要任务。
调研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面上的问卷调查,二是面对面的深度访谈。为便于汇总分析,四类问卷由团中央统一设计提供,由试点单位组织填写。面对面的深度访谈由团中央、省级团委与各自直接联系的试点单位团委共同开展。
2.释疑解惑,努力帮助青年打开思想症结。
团中央、省级团委和各试点单位团委紧扣调研中了解掌握的四类青年群体思想意识关键点,尤其是要针对青年在社会观察中看到的现象与所接受的正面教育存在的一些反差,坚持“对症下药”,运用各类青年群体习惯的语言和逻辑,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他们的思想困惑作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解答,对他们的模糊认识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打开思想症结,走出认识误区。要联合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积极主动地探寻解答青年思想困惑的切入点、观点、素材和逻辑,并在试点实践中反复与青年沟通碰撞,不断调整和完善,努力找到能够真正说服青年的有效引导内容,把党团组织的“大道理”转化为青年易于接受的“小道理”。团中央将在此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形成《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为全面开展引导青年工作提供基础性指导。
3.探索创新,开辟引导青年的新途径、新手段、新载体。
按照贴近青年特点、体现时代特色的要求,从形式、手段、途径、载体等方面大力改进创新引导工作,探索将思想引导内容有效传递到青年中去的现实路径。各试点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以下几个主要路径进行探索创新。(1)如何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引导青年;(2)如何帮助青年进行正确的社会观察;(3)如何在基层创新引导青年的活动载体;(4)如何使优秀青年典型更加贴近青年、真正走进青年;(5)如何开展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引导;(6)如何借助时尚元素和文化形式引导青年等。
4.总结经验,推广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
试点工作结束后,试点单位要进行认真总结,深入了解试点工作中探索的哪些新方式新办法管用,它们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原因是什么。团中央将对各试点单位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和推广。
五、试点工作职责分工
(一)团的领导机关的职责
团中央对全团的试点工作进行整体部署、总体协调和总结评估,负责指导直接联系的44个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省级团委对本地(系统)的试点工作作出安排,负责指导直接联系的本地(系统)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同时要对团中央直接联系的试点单位加强服务和支持。
团中央和省级团委同时承担以下具体职责:
1.确定专人负责联系试点单位,帮助试点单位制订试点工作方案,与试点单位一起研究具体试点内容,主动认真地介入思想调研、工作创新、经验总结等工作环节。
2.加强对试点单位团干部的培训,组织试点单位之间进行交流。
3.与试点单位一起深入研究青年思想意识关键点,并作出有针对性的解答。
4.对试点单位创新举措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
5.帮助试点单位争取党政领导对试点工作的支持。
(二)试点单位的职责
及时向本单位党组织汇报试点工作情况,明确本单位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负责试点工作的具体落实。具体任务为“五个一”。
1.制订一份试点工作方案。认真研究本单位试点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分解试点任务,搭建工作班子,制订详细的落实方案和推进计划。团中央直接联系和指导的试点单位5月下旬上报方案。
2.提交一篇调查报告。在本单位青年中进行问卷调查和面对面深度访谈。发放问卷数量原则上不少于青年总数的1/4;召开5次以上座谈会,进行50人以上一对一访谈。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调查,全面了解、准确把握本单位青年思想状况,找出他们思想意识中最主要、最集中的关键点,于7月1日前形成客观真实、有深度的青年思想意识状况调查报告,连同回收的原始问卷及统计数据报上级指导单位。
3.撰写一份思想引导提纲。针对本单位青年思想意识的关键点,在单位党政领导和上级团组织的指导下,研究、探寻有效解答本单位青年思想困惑的引导思路和观点素材,于8月1日前形成不少于5000字的青年思想引导提纲报上级指导单位。
4.探索至少一种有效路径和载体。在本单位已有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大力探索创新有效引导青年的形式、途径和手段,利用新载体开展不少于3次的引导青年活动,总结探索出至少一个能够广泛吸引青年、有效引导青年的工作路径和载体,于9月底前将创新工作载体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形成2000字以内的材料(可附照片、光盘)上报。
5.形成一份总结材料。对本单位试点情况和经验进行认真总结,于10月底前提交一份不少于4000字的试点工作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介绍试点工作情况、评估试点效果、总结试点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工作建议。
六、推进步骤
1.部署启动(2009年4至5月)。团中央对全团开展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作出整体部署,对直接联系的44个试点单位进行具体部署,向44个试点单位和各省级团委发放调查问卷。各省级团委应在5月底之前部署和启动试点工作。
2.组织实施(2009年5月至10月)。在试点单位开展调研,组织编写《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指导试点单位探索创新引导青年工作,总结提炼好做法、好经验,组织编写《青年思想引导试点案例汇编》。
3.总结交流(2009年11月)。对试点的情况、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召开分类引导青年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研究起草《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引导青年工作的意见》。
各省级团委参照团中央做法,确定本省(系统)的试点工作推进步骤。各试点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将各个阶段的任务和推进安排进一步细化,制定具体、详细的工作计划。
全团试点工作要分阶段形成四项成果:一篇《试点单位青年思想意识调查报告》;一个《四类青年群体思想引导大纲》;一本《青年思想引导试点案例汇编》;一份《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引导青年工作的意见》。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对青年进行分类引导,是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应对新挑战、着力增强青年思想引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探索。各级团组织要从切实履行好团的根本职责的高度,从切实增强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出发,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各省级团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宣传工作的同志为直接责任人。省级团委宣传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做好具体推进和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城青、农青、学校等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以试点工作为契机,深入推进各战线青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