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招生网 | 就业网

 首页  学部概况  骨干教师  机构中心  党建工作  合作单位  下载中心 
专业设置

    中药学
    2021-06-27 01:34   审核人:

                                           
           

    专业概况


           

    北京城市学院自1998年开办中药学专业以来,本专业以“传承中药文化,发展中药事业”为办学宗旨,始终坚持培养应用型中药人才,不断改革探索,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中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就业率一直在97%以上,体现了良好的就业前景。中药学专业采用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模式,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同时开设有中药学专业硕士教育和高职教育。我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们以传承中药文化为己任,活跃在药品监督机构、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中药研究机构、临床试验机构等,如北京市药品监督局及各分局、北京市药品检验所、西苑医院、东方医院、东直门医院、宣武中医院、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夏众创医药研究院、中大杏林医药研究院等。

    历史沿革如下:

    本专业致力于成为北京市培养中药学应用型人才的中坚力量而不断改革创新,奋斗不息。1998年,中药制剂专业成立,是我国最早从事中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之一。2005年,中药制剂专业按教育部规定更名为中药专业。2007年,申办中药学专业,获准并开始招生。2009年,开始第一届专续本招生。2010年,中药学专业进入二本招生。2013年,开始探索中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药教育模式。2015年,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002年创建中药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11月,中药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北京市教委的“北京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被认定为“合格实验室”;2009年,中药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北京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评估期间,中药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多次接待评估专家并受到好评。2011年,中药学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2012年,与同仁堂健康药业建立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年9月,开始在优秀本科生中开展中药师承教育。2013年,与同仁堂健康集团共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申办中药学专业硕士教育获批,于2015年9月开始招生。

    中药学本科专业隶属在北京城市学院航天城校区生物医药学部,地处海淀区永丰乡高科技产业区,位于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北大生物城、国家航天城、永丰产业基地的环绕中,高科技气息浓厚,学部能随时接触到中药产业的前沿信息和理念,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另外,良好的地理位置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实习、实践空间,使学生有充分了解现代中药技术和企业的机会。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使我们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化学、生物需任选一门




           

    专业特色及优势


           


    中药学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最大的特色是以社会需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它与人才市场紧密联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能力。专业培养以中药鉴定、中药用药、中药制药为主线。中药鉴定知识结构以《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等为主导;中药用药知识结构以《中药学》《方剂学》《中药调剂学》《常见病辨证论治概要》等为主导;中药制药知识结构以《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质量检测技术》等为主导。学生具有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研究与开发领域从事中药鉴定、设计、制剂等方面工作,在中药流通、使用、销售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指导合理用药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在此基础上,融入生物技术专业和药学专业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这将成为我校中药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特色。

    目前,中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特色:

    1.多层次的贯通培养模式为学生更好发展平台

    中药专业自1998年开办专科以来,办学层次逐年增加,已形成3+2、专科、专续本、本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五个层次的贯通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自2015年开始,本专业与同仁堂集团、华邈药业等北京市知名医药企业,依托北京市中医局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首都中药师承教育研究基地培养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教育不仅促进了专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本专业学生本硕的良好对接,为本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实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根据中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当前中医药的大好发展形势,紧密结合社会对中药学专业的人才需求,本着使学生毕业后具备“适应能力强、实用本领多,综合素质高”宗旨,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中药质量检测及控制、中药合理用药、中药调剂、中药制药四个方面进行建设,设计并实施了重在锻炼或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计划,实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并在课程体系中融入中药执业药师的考核内容。

    在实验教学方面,充分利用中药药剂、中药化学等实验室资源,实行实验室资源共享和开放性、探索性教学。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在实习实训教学方面,形成了学校、医院、企业(药厂等)、科研院所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专业跟踪、监督与评估机制,建立了专业与企业、科研院所融为一体的教学实习平台。本专业对实习方案进行了制订,明确了实习环节与相关制度,并明确学校与实习基地单位双方的义务、责任、实习的组织形式、落实、评估与监督制度,并拟将基地建成同时可进行本科生进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完成的综合性技术平台。在整个中药学专业实习过程中,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考核监控体系,从实习的准备、联络、单位选择、实习过程、实习总结等各环节进行把关与监控,切实保证实习质量。这种全程专业训练模式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为他们的学习不断地注入活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了实践能力,发展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大大地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使毕业生能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3.大咖引领,传承中药传统技能

    专业拥有一支由国药泰斗金世元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中药传统技能的师承教师队伍,这些师承老师会为学生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师承教育课程,内容涉及中药材的种植、鉴别、标本制作;中药饮片的传统鉴别、炮制、调剂、使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中医药文化传播等。通过讲座、交流、参观、实地考察、亲自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传承大咖老师们的传统技能。我校特有的具有专业培养特色师承教育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

    中药学本科阶段从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与中药行业中有较高造诣或知名的专家形成一对一的师徒关系,使学生在实践中继续深造,传承中药传统与现代知识与技术,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4.优质教学条件切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依托我校的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首都中药学师承教育学科基地,王国宝中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等构建了具有专业培养特色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从大一的社会认知实践到大二的行业认知实践,大三的岗位认知实践到大四毕业实习,专业培养实现四年实习实践不断线。

    通过专家讲座的建设,使学生把握药学科学的发展方向,药学学科的前沿,从而激励、影响和转化学生,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接受知识的观念。另外,通过生命伦理学、生物医药导论、生命科学基本技能训练等生物医药平台课程设置实现学科之间渗透,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拓宽思维,培养学生明确的自学、发明、创造等科学精神,并按社会需求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成为有用人才的方法。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与一定的社会研究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研发等领域从事中药制药、中药分析、中药质量检验与评价等工作,在中药流通、使用、销售等领域从事中药鉴定、中药调剂、合理用药等工作,符合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具备一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成药、中药化学及实验、中药鉴定学及实验、中药药剂学及实验、中药炮制学及实验、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调剂学及实验、药事管理学等。



           

    教育教学成果


           

    1.中药专业陈云华老师荣获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优秀教师荣誉

    2016年9月9日,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2016年庆祝教师节暨推进地区教育发展大会在西北旺镇政府隆重举行。海淀区教委领导、西北旺镇班子成员、西北旺镇学区管理中心主任等百余人参会。会议表彰了西北旺镇12个“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10个“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先进单位、10个“十佳教育教学项目”、10名“十大师德标兵”、31名优秀教师等。其中我校中药专业陈云华老师荣获西北旺镇优秀教师荣誉。

    2.中药学专业获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中药学开展的“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项目建设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项目研究如何在本科阶段从中药学专业选拔优秀学生实行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研究中药学教育在实行院校共性教育的基础上如何实现个性教育的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实现中药学教育的创新。

    3.中药学专业陈云华副教授荣获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二等奖

    2009年11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在广西梧州市举行,陈云华副教授撰写的《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途径之我见》荣获了会议论文二等奖。



         

    实习实践


         

    (一)实践教学条件日益壮大

    校内以北京市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中药与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校外不断开拓实习基地。2012年,与同仁堂健康药业建设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同年,挂牌实习基地增加四家。2013年,与同仁堂集团共建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同仁堂集团和北京市药检所为代表,涵盖北京市中医药公司、北京市各级医院、社区医院、研究院所等40余家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二)本专业拥有中药鉴定与调剂实训中心、中药药剂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等。主要专业实验有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等。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


       

    对外合作交流


       

    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中医药学会、北京医药行业协会、中国药学会等进行深入交

    流与合作,掌握即时医药政策与行业发展动态;与同仁堂集团、北大世佳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北大维信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太洋树康中药饮片厂、北京中医医院、博纳西亚等30多家中药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深入合作关系,在学生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教材开发、项目合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

    随着学部国际化步伐的迈进,中药学专业也开始进入国际化合作的进程,在学部与丹麦VIA大学合作的同时,我们承接了该校中医药特色的暑期夏令营。在学校建设的欧洲首家中医药特色的孔子学院中,我们专业的陈云华老师开设了相关课程。这些针对国际化合作开设的中药特色课程为我们走向国际化,办出高水平的专业打开了一扇窗。



     

    发展前景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药品监督机构、医疗机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临床试验机构,如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城市学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中国人民大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民航总医院、航空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北京四季青医院、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朝阳分局、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北海医院等。主要从事中药及保健品临床监察、生产、管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研究与开发、新药报批、GMP认证、中药调剂、合理用药指导、GSP认证等工作。此外还可从事生物制品、食品、化妆品等方面工作。学生也可申请本专业中药师承教育获得跟随中药行业知名导师深造与就业的机会。


     



     

    关闭窗口

生物医药学部 学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丰高科技园区
办公电话:010-62478741 电子邮箱:bcushengwuyi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