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政协报】科研对民办高校意味着什么?

“不断攀升,追求卓越”一直引导一代民办大学城市人走向理想的彼岸。

作为一所以本科为主的大学,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加强科研与服务社会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学院的自觉追求。

科研对民办高校意味着什么?

——来自北京城市学院的启示

(一)

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现代社会,国际上围绕着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也因此,我国政府对信息安全极为重视,把信息安全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曾明确指出:“要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北京城市学院作为一所北京市有影响的民办高校,非常重视科学研究:由学校运用“863”科研成果自主研发的“海达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BCU Gap 7710”获得了国家保密局、公安局和安全部认证,成为国内现有涉密网络安全技术的前沿产品,这种广泛应用于政府机构、金融保险、军队警察、电力电讯及企业网络的信息安全隔离产品,目前已经完成研发生产阶段,并正式进入市场。

在今年北京城市学院春节联欢会上,校长傅正泰特别向全体教职工宣布:

学校的科研成果——海达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 7710系列已经研制成功,通过了公安部、安全部、保密局的测评,颁发了相关的安全证书,在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政府信息安全产品采购招标中一举中标,推向了社会。今年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学校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在向市场推出保证百兆网信息安全的隔离设备的基础上,今年还要把千兆网信息安全的隔离设备推向市场,希望这个产品也能够满足高性能网络用户的要求,填补国家空白,未我国的电子政务做出新的贡献。

业界指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科研成果总体上形势喜人,但像北京城市学院这样如此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还很少,许多科研成果开完鉴定会后就意味着被束之高阁。

(二)

追求傅正泰和他引导的北京城市学院的发展足迹,似乎可以揣摩到他追求的一些东西:

1984年8月,傅正泰借款5万 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等学校——海淀走读大学,并任校长。

1987年8月,海淀走读大学将按年级设教学点改为按学科设教学点,形成学科体制,向正规化办学迈出重要一步。

1996年5月,受当时国家教委的委托,海淀走读大学试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的就业率连年名列北京市各高校的前茅,为我国专科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3 年4月16日,教育部正式发出《关于同意建立北京城市学院的通知》,决定撤销海淀走读大学的建制,成立北京城市学院,并明确规定,北京城市学院系民办的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同时可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同年6月6日,海淀走读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并举行揭牌仪式,海淀走读大学升格为本科,并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这是海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学校进入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新时期。

2007年北京城市学院将送走第一届四年制本科毕业生。傅正泰校长强调,“学校特别希望北京城市学院第一届的本科毕业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搞好毕业设计,取得良好的就业率,为学校增光,为全体同学增光。使学校真正成为一所合格的本科大学。”

清华大学教授出身的傅正泰自然深谙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期待——19世纪初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后,教学、科研作为大学的两大主要职能就已经逐步得到公认。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出现了“赠地学院”和“威斯康星思想”,开创了高等学校为社会服务的先河,社会服务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的第三职能。而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1条也对高等学校的功能作出规定:“该等学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而傅正泰也曾说过,universe,意思是宇宙、包罗万象,而大学成为university,意指大学就是研究宇宙、包罗万象只是的地方,也就是研究科学,学习科学的地方,所以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海淀走读大学时期,傅正泰就认为:海淀走读大学地处海淀区中关村,是全中国最先感受知识经济来临的地方,所以,海淀走读大学的专业设置必须立足于培养高科技,高文化的应用型人才。为首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这是海淀走读大学专业设置的重要特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虽也很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但在许多情况下,还只是为工业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为发展高科技产业服务,迎接知识经济,培训高科技、高文化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那个时期,傅正泰的主要精力还在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本身的关注,对科研的关注更多的基于为人才培养服务;而今天,作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大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已经逐步成为北京城市学院的自觉追求。在追求卓越的傅正泰看来,强化科研和服务社会自然应该成为民办大学的天然使命。但因为经费的拮据,也因为理想与视野的限制,国内能够真正做到的民办高校还少之又少。

(三)

从2001年起,学校相继成立了由博士、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瞄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科研攻关。多年来,这支团队先后在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城市科学等方面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但傅正泰始终强调一个观点,“科学研究发表好论文固然重要,但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则显得尤为迫切。”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北京城市学院十分重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致力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高新产品的研发。同时,也善于借势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海达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BCU Gap 7710”的自主研发成功就是一个颇具说服力的案例。该项科技项目正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安全专家何德全教授的指导下,有学校组成的以郭乐深博士为代表的研发团队最终研制而成的。据了解,在此期间,北京城市学院与其他单位合作,共承担了三项国家“863”高科技项目。

良好的开端为北京城市学院科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研人员也在学院宽松、和谐、创新的氛围中迅速成长,目前学院已经拥有教授19人、副教授91人,其中博士34人,培养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优秀教学、科研队伍,开展了信息技术等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在信息安全研究方面形成了一条汇集“基础研发—产品开发—销售服务—技术培训”等为一体的完整的价值链,这条价值链,既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推出了国内领先的信息安全产品,为国家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贡献了有效的保护设备,同时也为北京城市学院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探索出了一种良好的运行模式。

2007年3月7日

关闭窗口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网站管理:网络宣传中心 电子信箱:nic@bcu.edu.cn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Copyright © Bcu.edu.cn 2004-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