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民政协报】民办高校走上新历程——对话民办升硕

对话嘉宾(以出场先后为序):

北京城市学院院长 刘林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 秦和

陕西西京学院院长 任芳

黑龙江东方学院副院长 吕其诚

民办升硕

学位点授权试点的副产品?

教育在线:研究生学位点授权改革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这次民办升硕是国务院学位点授权制度这一试点探索的副产品?

刘林:高考的指挥棒造成了今天的应试教育,实际上高校设置的指挥棒造成了今天千校一面的局面。不光学生在应试,学校也在应试。现在是指挥棒变了。这次试点探索首先意味着整个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变革。变革之一:高等教育按需发展。扭转了研究生教育主要按计划发展的格局。比如这次获批的专业,北京城市学院的社工专业硕士、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的翻译专业硕士,都是国家或地方急需的。变革之二:特色发展。由过去重“面”,转向重“点”,也就是鼓励特色发展。过去我们院校设置有一个规律,你是专科,要升本科,得全面符合本科条件,硕士也是。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校千校一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因为指标体系是全面的,要想升格必须如此。这次不一样,不是考察整体,而是考察点,即择优。民办院校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获得了历史机遇。

政策路径改变

公、民办同台竞争?

教育在线:民办教育作为新生事物,以前推动其成长的政策路径似乎形成了这样的模式:学校攻关、地方突破,试点成功、全国推广。而这次是国家层面做好了制度设计,公、民办同台竞争,如何看待这次硕士点授权对民办教育的政策价值?

秦和:对,我们申报的是翻译专业硕士,培养英、俄、日、朝等语种高级口笔译人才和日朝双语翻译人才。吉林省的竞争非常激烈,共有8所具备条件的公、民办院校提出申请,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在省里以第一名胜出。然后又在国家层面和众多公办学校竞争,也位居前列。

刘林:正是公平公开的制度创设给民办院校跻身硕士点授权提供了可能。虽然只有5所,但是整个民办教育界都在盼着这次历史的突破,让大家看到了希望。这次升硕,实际上是将我们国家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天花板上限”打破了,办学层次彻底打通了。

回顾一下建国以来中国民办教育33年的发展历史,在办学资质上每一个点的突破都是艰难的。1984年3月,北京城市学院(原海淀走读大学)成为中国第一个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后来,凉山大学(现在已经没了)、黑龙江东方学院、浙江树人大学、西安培华学院等15所学校,陆续获批承认学历。但是这批学校都是诞生在特定的地方背景条件下,由地方政府审批设置,不是教育部批的。这是上世纪80年代高等院校的一个审批规定,专科由地方政府批。这些学校在地方都有一些背景,往往通过一些关系跟地方政府做通工作。而从国家层面讲,直到1993年才颁布了国家民办普通高校设置标准,才有了一批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高校;直到2000年黄河科技学院获批为本科院校,实现了民办学校本科层面的突破,而成批的突破是在2003年,包括北京城市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等9所学校。到现在又有了硕士研究生层面的突破。

任芳:民办高校试点硕士专业学位会成为转折点,可以推动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多样化,促进民办高校办学结构更加合理全面,也为国家进一步扶持民办高校发展政策提供了方向。

吕其诚:这次几所民*高校申硕成功,表明我国民办高水平院校正在科学发展观和先进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健康发展,正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正在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也表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确实是教育事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力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同时正在向我国高等教育的主流行列迈进。

升硕,赋予民办教育新使命?

教育在线:此次研究生学位教育资格的获得将为民办教育带来怎样的契机或者说将赋予民办教育怎样的新使命?

刘林:第一个使命:完善了民办高校的功能,将使得民办院校可以发展科研为社会服务。民办高校,如果停留于过去的本科教育,功能是不全的,特别是科研的功能弱。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搞科研很难,而没有科研支撑的大学难有长远发展。升硕使得高层次的教师和人才进入民办学校,从而使得民办学校科研力量的积累获得了好的契机。而民办学校未来科研功能的发挥将为民办学校的新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像欧美私立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私立高校的发展,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收入占整个收入的1/3强,而学费只占1/5-1/4,更多的是来自政府或者企业给的科研课题经费和社会服务收入。如是看来,如果民办学校获得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以后,会使民办学校的发展方式产生变化,改变过去那种以学养学、主要靠学费发展的现状,发展科研,发展社会服务,赚了钱以后可以补充学费的不足,可以降低学费标准,还可以设立奖学金以招来更优秀的学生,这就使得民办学校走向一个良性循环。

第二个使命: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民办高校能通过培养研究生,跻身国家精英人才培养团队。我们的本科教育、专科教育虽然也能培养人才,但我们国家高端的人才标准还是研究生层次,但过去民办学校的学生进入不了那个序列。习惯上,如果我们问一个学生是哪里毕业的,他通常回答的是最后的学历,而高端人才的最后学历往往是研究生学历,过去都是公办高校,没有民办院校的。未来高端人才中将出现民办院校的毕业生,当然有很强的标志性意义。这就使得民办学校在未来国家的整个人才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也为研究生教育改革进行探索。

任芳:民办高校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尤其是我国民*院校基本都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对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积累了重要经验,在此基础上广泛利用新机制积极开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必将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活力,其教育探索和实践,对于积极调整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移,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改革提供新鲜经验,为进一步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提供新思路。

民办高校开展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需要,是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选择的需要,是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民办高校试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对民办高校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也对其它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与经验。这必将会极大地激励民办高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象征性意义?

教育在线:其实也有人质疑,这只是一点象征性的意义,现在民*的师资已经捉襟见肘。

刘林:说这话的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现象,没有认识到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办学校往往是一个制高点,拉动一个面。如果这个点层次比较低,面也难以拉高;现在点比较高,拉动的面也就上去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制高点决定了学校的水平,以点带面。比如,研究生一个专业每年招三四十人,量虽然少,起到的拉动作用不一样。学校办好了,既要培养出大批的优秀学生,更要培养出一批拔尖人才。拔尖人才很少,但恰恰是一个学校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象征。

上层次

可能将民办教育引入歧途?

教育在线:有人质疑说,民办高教应该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样上层次的导向是将民办教育引向歧途?

秦和: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不仅数量严重不足,层次也偏低。层次过低的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向高水平发展的瓶颈。事实上,民办高校是应市场所需兴办起来的,普遍定位为应用型,应用型也应该提升层次,办出一流。就我校而言,仍然会一如既往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把着力点放在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质量上,在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不辜负国家的信任和社会的关注。

任芳: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是现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两翼,缺一不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面向特定社会职业领域,培养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要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任务,日显重要和迫切。

目前,我国民*院校基本都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较容易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相衔接,具有一定探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条件和优势。

事实上,民办高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领域必将全面促进和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得到广泛重视。民办高校实施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将进入到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阶段,这对完善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增加应用型人才的社会吸引力,以及促进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认可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吕其诚:一个新事物的出现,大家的认识各有不同。本科层次、硕士研究生层次都要培养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尤其是企业行业急需的职业型落地式专门人才,民办教育大有作为。

民办升硕新挑战?

教育在线:对各位自身来讲,成为硕士点之后,会面临怎样的新挑战?

秦和:我们面临一个全新的课题,挑战和机遇并存。主要的挑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的问题。只要民办高校脚踏实地,把兴奋点全部用于内涵建设,在质量上下苦功夫,围绕应用型人才定位,全方位设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就能够在多年应用型本科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办出质量,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硕士人才。

任芳:民办高校培养硕士是一个新起点,对民办高校也是第一次,我想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此次试点的目标是希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可以大胆改革创新,为应用型硕士培养探索新模式。民办高校还是要立足民办高校办学特点探索适合应用型硕士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民办高校的办学方式与公办高校不同,新的层次也带来新的问题,在经费投入、师资建设、项目管理方面都要自己摸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这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

链接:

硕士点授权试点专业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翻译

针对当前我国翻译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将同吉林省外事办公室联合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采用“外语(英、俄、日、朝)+专业方向”和“双外语(日朝双语)”两种培养模式。

“外语+专业方向”模式外语教学突出实训,强化外语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口笔译实践能力;专业方向以市场需求和职业需要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设经贸、旅游和相关行业背景课程,侧重翻译实务。“双外语(日朝双语)”模式招收日语专业考生,要求朝鲜语达到该语等级考试高级,采取“1(强化语言)+1(国外留学)+1(国内实践)”培养模式。

北京城市学院: 社工

现在北京,在社区工作的硕士很少,有兵无将。北京城市学院表示,自己将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将,并介绍自己的社工专业硕士研究的都是“小”问题,比如,北京海淀区怎么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首钢搬迁之后的居民建设问题,等等。为此,该校的社会工作老师,很多在政府部门挂职,比如有北京海淀区社会工作办副主任、海淀区司法局副局长等。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老师们走进社会、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科研从实际需要中来,到实际需要中去,接地气,壮底气。

黑龙江东方学院: 乳品工程与质量安全

“三聚氰胺”和“大头娃娃”事件的出现,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乳品安全不仅关乎亿万孩子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全国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这次黑龙江东方学院将试点举办乳品工程与质量安全专业硕士学位,与国家乳品工程技术中心,完达山集团、飞鹤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与行业、企业形成联合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他们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筹建师资队伍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关闭窗口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网站管理:网络宣传中心 电子信箱:nic@bcu.edu.cn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Copyright © Bcu.edu.cn 2004-2007.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