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概况

图1 BIM研发中心
实验室功能:利用BIM技术完成规划、建筑、结构、施工及其招投标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掌握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三阶段三维建模和管理能力,主要满足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建筑学、城乡规划等多专业BIM技术及应用教学需要,同时可承担运用BIM技术进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社会服务项目。
为了更好地配合实践教学,本中心基于B/S、C/S架构,配置融结构设计、结构检测、建筑与设备工程施工、道路勘测与设计等全过程为一体的“一平台七系统”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覆盖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与运营维护全过程,共涉及134个模块,引领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建筑工程教育领域的方向与发展,可承担力学与结构仿真、岩土力学仿真、土木工程施工仿真、桥梁施工仿真、路面勘测仿真等多门课程实践教学及学生开放实验任务。
本中心同时承担城建学部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PS》、《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计算机辅助结构设计》、《Skechup》等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满足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课程的实际操作,建筑学专业学生《建筑设计》等课程设计成果渲染等。
本中心部署学部自主开发的机房管理系统及其软件安装资源和疑难问题解答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完成机房排课的查询、机房开放时间的使用登记、机房非统一开放时间的借用审批的同时,获得充分的学习资源。
本中心在满足课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全面开放,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创新实践、竞赛等项目,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
实验室面积:100.8M2
管理指导教师:刘子朋
实验室规模:最多同时容纳60人进行上机操作。
二、实验室设备及软件情况
1.设备
表1 BIM研发中心设备
 
  
   | BIM研发中心 | dell台式机5480 | dell台式机5550 | 服务器台E5-2630v | 多媒体设备 | 
  
   | 60 | 1 | 1 | 1 | 
 
2.安装软件
本实验室内现已安装虚拟仿真软件、广联达软件、PKPM、RHINO、REVIT、Smartcost、Midas、ArcGIS、SPSS等44余项专业软件,为城建类学科专业提供强有力的软件操作环境。
三、承担实验教学情况
本实验室承担城市建设学部城建类学科专业25门课程将近60个实验实训项目的相关实训教学。
表2 BIM研发中心承担的实训教学情况
 
  
   | 序号 | 课程名称 | 实验实训学时数 | 
  
   | 1 |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 | 22 | 
  
   | 2 |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 30 | 
  
   | 3 | 计算机辅助设计1(AutoCAD+天正) | 20 | 
  
   | 4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 22 | 
  
   | 5 | 环境影响评价 | 15 | 
  
   | 6 | 遥感原理 | 20 | 
  
   | 7 | 工程造价课程设计 | 20 | 
  
   | 8 | 安装工程预算课程设计 | 20 | 
  
   | 9 | 计算机辅助设计2(skechup) | 20 | 
  
   | 10 | 控制性详细规划 | 30 | 
  
   | 11 | 建筑物理与设备 | 9 | 
  
   | 12 |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 20 | 
  
   | 13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30 | 
  
   | 14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22 | 
  
   | 15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22 | 
  
   | 16 | 建筑工程概预算 | 24 | 
  
   | 17 | 专题图制作 | 30 | 
  
   | 18 | 建筑结构软件实训 | 30 | 
  
   | 19 | 工程造价应用软件 | 30 | 
  
   | 20 |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 20 | 
  
   | 21 |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 | 20 | 
  
   | 22 |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 20 | 
  
   | 23 | BIM软件及应用 | 24 | 
  
   | 24 | 隧道工程 | 4 | 
  
   | 25 | 土质与土力学 | 8 | 
  
   | 
 | 合计 | 532 | 
 
四、实验室开放情况
1.全国高等院校建筑软件技能认证大赛--BIM算量大赛赛前训练,并在第十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BIM建模比赛荣获一组二等奖和二组三等奖。

图2第十三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BIM建模比赛活动及获奖图片
2.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赛前训练,并在第七届全国高校BIM毕设创新大赛荣获一组一等奖、三组优秀奖。
3.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赛前训练,并在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荣获二组二等奖,二组三等奖

图3第七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活动及获奖图片
4.2018年校级、学部级奖项(17项);
5.2017年校级、学部级奖项(16项);
6.2016年校级、学部级奖项(16项);
7.2015年校级、学部级奖项(15项)。
表3 BIM研发中心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 
  
   | 年份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生组长 | 指导教师 | 项目级别 | 
  
   | 2021 | 1 | 京城“剧”味-北京京剧历史传承演绎之路 | 刘圣培 | 李云青 | 市级 | 
  
   | 2021 | 2 | 基于激光雷达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顺州古城调研和推演 | 晏维娜 | 刘蕊 | 国家级 | 
  
   | 2021 | 3 | 基于数字化三维建模技术对西山文化带数字化石碑石刻资料库建设研究 | 姜宇辰 | 安逸飞 | 国家级 | 
  
   | 2021 | 4 | 平谷镇第三产业调研和空间数据分析 | 曹洁依 | 王丽明 | 市级 | 
  
   | 2021 | 5 | 顺义区双丰街道便民商业 网点品质提升及高效化研究 | 吴佳睿 | 于艳卿 | 市级 | 
  
   | 2021 | 6 | 基于数字建模技术下的古建筑实体模型制作方案研究——以佛光寺东大殿为例 | 吴昊天 | 徐振华 | 国家级 | 
  
   | 2021 | 7 | 世外桃源--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平谷区大华山村景观规划设计 | 石丰硕 | 韩聪 | 市级 | 
  
   | 2021 | 8 | 地质雷达在市政地下管道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 韦义晴 | 高艳华 | 国家级 | 
  
   | 2021 | 9 | 粉细砂土注浆体力学试验研究 | 李鹏翔 | 高艳华 | 市级 | 
  
   | 2021 | 10 | 传统木作屋架与斗拱手工模型制作 | 潘庆晨 | 梁飞 | 市级 | 
  
   | 2021 | 11 | 守住城市文化印记—以小雅宝胡同为例 | 毛小雨 | 王珺哲 | 市级 | 
  
   | 2020 | 12 | 杭州粉细砂土力学试验及动力特性研究 | 戴津津 | 高艳华 | 国家级 | 
  
   | 2020 | 13 | 潮白东岸花园——榆林村村庄规划 | 马焕芳 | 陈琳 | 国家级 | 
  
   | 2020 | 14 | 景·色——基于色彩应用理论的滨海公园改造及优化设计 | 王屹尧 | 王珺哲 | 国家级 | 
  
   | 2020 | 15 | 校园康复景观设计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为例 | 刘子俊 | 李霞 | 国家级 | 
  
   | 2020 | 16 | 北京市应急避难所的升级改造——以房山北潞馨应急避难所为例 | 修宇皓 | 孙丽红 | 国家级 | 
  
   | 2020 | 17 | 基于数字三维建模技术对北京市段内明长城的保护研究 | 刘钊 | 安逸飞 | 市级 | 
  
   | 2020 | 18 |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居住空间规划与设计——以北京市为例 | 史金鹭 | 刘蕊 | 市级 | 
  
   | 2020 | 19 | MC活性粒子材料力学性能及可注性研究 | 徐宏扬 | 高艳华 | 市级 | 
  
   | 2020 | 20 | 城市公园无障碍设计应用研究及优化设计——以北京朝阳公园为例 | 张馨月 | 李霞 | 市级 | 
  
   | 2020 | 21 | 焦庄户村传统建筑形式调查与乡土元素的再应用研究 | 高澳 | 刘晓曦 | 市级 | 
  
   | 2020 | 22 | 桥梁结构有限元优化设计及模型搭建 | 张昊 | 袁则循 | 市级 | 
  
   | 2020 | 23 |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李德宝 | 隋智力 | 市级 | 
  
   | 2020 | 24 | 乡镇居民视角下乡镇医疗状况调研——以张镇为例 | 苗壮 | 王毅琳 | 市级 | 
  
   | 2020 | 25 | 重特大疫情期间建筑工地的防护措施现状调研 | 李英 | 赵春雷 | 市级 | 
  
   | 2019 | 26 | 新型高水绿色充填材料配比及力学性能研究 | 刘子朋 | 高艳华 | 国家级 | 
  
   | 2019 | 27 | BIM技术在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 刘甡强 | 高艳华 | 国家级 | 
  
   | 2019 | 28 | 小营村田园综合体规划 | 杨易晨 | 陈琳 | 国家级 | 
  
   | 2019 | 29 | 共享经济下的美丽乡村设计 | 佟思远 | 徐振华 | 国家级 | 
  
   | 2019 | 30 | 北京市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荆坨村 | 王佳熙 | 刘蕊 | 国家级 | 
  
   | 2019 | 31 | 顺义区南彩村环境污染整治方案 | 马婧捷 | 于艳卿 | 国家级 | 
  
   | 2019 | 32 | 山地输电塔结构优化设计与模型制作 | 于娇洋 | 袁则循 | 国家级 | 
  
   | 2019 | 33 | 北京通州某公路跨北运河特大桥结构设计 | 陈立伟 | 包碧玉 | 国家级 | 
  
   | 2019 | 34 | 顺义后沙峪镇共有产权房设施项目策划 | 王煜棋 | 刘洪洁 | 市级 | 
  
   | 2019 | 35 | 北京市荆坨村建筑风貌振兴方案 | 李佳琦 | 唐海玥 | 市级 | 
  
   | 2019 | 36 | 汉石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 崔鑫 | 黄艳超 | 市级 | 
  
   | 2019 | 37 | 居住小区中水回用 系统分析与设计 | 刘延妍 | 董和平 | 市级 | 
  
   | 2019 | 38 | 废旧物品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性再利用-以北京城市学院顺义校区为例 | 李鹏辉 | 徐振华 | 市级 | 
  
   | 2019 | 39 | 会展中心建筑结构设计 | 伏昊 | 张翠翠 | 市级 | 
  
   | 2019 | 40 | 推广街区制绿地共享问题与策略研究 | 孙蕙兰 | 周霞 | 市级 | 
  
   | 2019 | 41 | 教育综合体在城市中的需求调研与方案设计——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 王文静 | 刘晓曦 | 市级 | 
  
   | 2019 | 42 | 石墨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 佟思远 | 隋智力 | 市级 | 
  
   | 2019 | 43 | 通州区绿色公交车站设计 | 杨雨辰 | 韩聪 | 市级 | 
  
   | 2019 | 44 | 顺义“美丽乡村”现状调研与优化改造设计 | 顾海涛 | 韩聪 | 市级 | 
  
   | 2019 | 45 |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 | 高珊 | 于艳卿 | 市级 | 
  
   | 2019 | 46 | 基于实验和数值仿真的平面桁架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 | 李睿 | 黄惠茹 | 市级 | 
  
   | 2019 | 47 | 无人机航空应急救援方法研究——以密云区中心为例 | 曹浩 | 刘蕊 | 市级 | 
  
   | 2019 | 48 |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社区公共设施使用现状调研及规划建设对策研究 | 程慕冉 | 李霞 | 市级 | 
  
   | 2019 | 49 | 北京城市学院沙化土壤适宜植物类型筛选研究 | 胡馨匀 | 王丽华 | 市级 | 
  
   | 2019 | 50 | 宾馆类建筑物给排水工程优化设计 | 侯煜熹 | 董和平 | 市级 | 
  
   | 2019 | 51 | 钢网架大型公共建筑数值建模及受力分析研究 | 黄泽坪 | 袁则循 | 市级 | 
  
   | 2019 | 52 | 顺义区砂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 | 卢振琦 | 赵春雷 | 市级 | 
  
   | 2019 | 53 | 以回收材料进行的大学生休闲空间设计—-以五号实训楼休息区为例 | 郑欣睿 | 梁飞 | 市级 | 
  
   | 2019 | 54 | 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连接形式设计 | 张昱 | 李照广 | 市级 | 
  
   | 2017 | 55 | 超高层建筑结构模型优化设计 | 孟令琦 | 袁则循 | 国家级 | 
 
表4 BIM研发中心开展的“实培计划”项目
 
  
   
    | 北京市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 
   
    | 年份 | 序 号 | 项目名称 | 面向专业 | 参与学生 | 项目类型 | 合作单位 | 校内导师 | 
   
    | 2017 | 1 | 基于风景园林学科实践的LIM数字平台建设 | 风景园林 | 栾玮琪; 罗梓蔚; 夏 天; 夏提古力阿扎提 | 应用性研究 |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王珺哲 | 
   
    | 2016 | 2 | 北京市空气质量现状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李丹丹 | 理工类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于艳卿 | 
   
    | 2016 | 3 | 援莫桑比克孔子学院和传媒艺术学院教学楼基础与结构方案研究 | 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 | 李 瑞 | 应用性研究 |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 董晓丽 | 
   
    | 2016 | 4 | 泡沫分离法处理高浓度表面活性剂废水研究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黄 萌 | 应用性研究 | 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黄艳超 | 
  
 
 
表5 BIM研发中心开展的科研、教研项目
 
  
   | 科研、教研项目 | 
  
   | 年份 | 序号 | 姓名 | 课题名称 | 课题性质 | 
  
   | 2018 | 1 | 刘晓曦 | 《建筑设计3》的混合教学设计与实施思路探索 | 重点课题 | 
  
   | 2018 | 2 | 陈 琳 | 《村镇规划》类课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混合式教学的培养模式 | 重点课题 | 
  
   | 2018 | 3 | 黄惠茹 | 《大学物理》混合式课程建设 | 重点课题 | 
  
   | 2018 | 4 | 张建甫 | 为“新工科”建设助力的城市建设学部示范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 重点课题 | 
  
   | 2018 | 5 | 王珺哲 | 北京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情况调研及更新改造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8 | 6 | 韩 聪 | 北京南锣鼓巷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研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8 | 7 | 刘晓曦 | 基于旅游视角的顺义区运河文化带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及优化策略研究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8 | 8 | 刘 蕊 | 顺义区大运河文化带“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专题调研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8 | 9 | 马 静 | 绿水青山在身边——顺义区杨镇蔡家河水体环境景观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8 | 10 | 于艳卿 | 顺义区杨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现状及规划方案研究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7 | 11 | 孟 媛 | 城建类专业全生命期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重点课题 | 
  
   | 2017 | 12 | 马 静 | 基于区域需求的北京城市学院建筑学专业优化研究 | 重点课题 | 
  
   | 2017 | 13 | 王珺哲 | 北京城市学院人居环境类专业学习路线图建设 | 重点课题 | 
  
   | 2017 | 14 | 于艳卿 | 北京市轨道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应用效果调查研究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7 | 15 | 黄艳超 | 北京市环境修复行业发展情况及机遇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7 | 16 | 马 静 | 基于居家养老的北京典型老旧小区外环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7 | 17 | 刘洪洁 | 北京市公租房入住家庭住房消费水平调查研究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 2017 | 18 | 王珺哲 | “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新民菜市场改造后评价及思考 | 青年教师社会调研 | 
 
1.与烟台新天地试验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结合虚拟仿真结构实验教学研究,开展土木工程材料及结构实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1.迈达斯软件培训;
2.广联达钢筋算量软件培训;
3.虚拟仿真软件培训;
4.中竞发企业提升班;
5.BIM、VR培训;
6.广联达工程造价软件培训;
7.广联达VDP软件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