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快递
我校举办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
发布时间:2025-07-13来源: 访问量:

7月12日,北京城市学院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在顺义校区举行。本次论坛以“应用引领·交叉融合·创新驱动”为主题,设有开幕式、主论坛和五个平行分论坛。

 

 

上午,主论坛开幕式由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郭广生主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原一级巡视员唐继卫、北京市教委科研与研究生处处长刘伟莅临现场参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兄弟高校领导,以及我校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中层干部及教学骨干200余人参会。

 

 

我校校长刘林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找准战略需求做强应用引领、把握关键能力做好交叉融合,推动管理变革做实创新驱动”三方面提出了学科建设的路径思考,强调要以交叉融合拓展专业边界,以管理变革释放教师创新潜能和学生潜力,推动学校学科建设走深走实、走出特色。他希望,本次论坛既是一次思想交流的平台,更是学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契机。

 

 

唐继卫在主旨报告中,以《关于应用型大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结合30余年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系统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在学科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指出,应用型高校应紧紧围绕社会实际需求,明确战略定位,坚持“融合导向”、“能力导向”、“创新导向”,在不断深化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着力培育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学科发展之路。

 

 

校长论坛环节,三所高校校长同台论道,汇经验之智,谋发展之道。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长罗学科、北方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全明、北京建筑大学副校长李俊奇分别作主旨发言,聚焦“应用型高校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服务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办高水平地方大学”、“聚焦行业需求,创新驱动,推动学科内涵式发展”等方面,分享了高校实践经验与发展思路,为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深化改革注入新启发与新动力。我校副校长胡丽琴主持论坛。

下午,五大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围绕学科交叉研究、高端智库建设、研究生教育、青年学术人才成长、虚拟制作的范式演进与学科融合实践等主题,来自20家单位的25位专家学者展开深度研讨,分享各自的智慧成果。

 

龙灜教授作《城市人工智能:理论、方法与应用》主题报告

孙健教授作《AI赋能会计专业转型升级》主题报告

费俊教授作《新媒体艺术与人工智能:创作者的边界》主题报告

郝佳副教授作《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和科研指数裂变发展》主题报告

黄楚新教授作《AI时代传媒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主题报告

 

学科交叉研究分论坛由我校信息学科带头人、北京物联网学会会长王志良教授主持。来自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五位高校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在城市建设、会计专业转型、新媒体艺术创作、高等教育等领域的交叉应用展开精彩分享,展现出多学科融合带来的创新活力与学科边界的不断突破。

 

王建新教授作《以有组织智库建设 服务首都安全稳定》主题报告

叶堂林教授作《更好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密切程度》主题报告

任晓刚教授作《高端智库向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的思考——以北科智库建设实践为例》主题报告

宋贵伦教授作《高校新型智库的特点与作用发挥》主题报告

孟媛教授作《多学科协同的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基于北城首环基地的建设实践》主题报告

 

高端智库建设分论坛由我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处处长陈红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城市学院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研究院、北京城市学院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的五位专家围绕首都安全、城市治理、智库组织建设等议题发表观点,提出要加强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助力国家与地方治理体系现代化。

 

马永红教授作《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

陈飞教授作《“三阶段四实践校企融合”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主题报告

王海洲教授作《新时代高等影视教育的使命与任务》主题报告

郑曦教授作《产教融合 协同赋能:北林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主题报告

胡勇慧副教授作《新型教学组织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实践》主题报告

 

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创新路径,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我校的五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在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探索更具实践导向的研究生教育新范式。我校研究生部主任张会莹主持论坛。

 

夏方舟教授作《牛马青椒的辩证思考》主题报告

王友清教授作《从一篇获奖论文谈科研规划》主题报告

王崇臣教授作《从聚焦到跨界——青年教师科研方面确立的思维与实践》主题报告

刘金菊教授作《从迷茫到笃定:我的科研探索与成长之路》主题报告

季俊夫研究员作《青衿之志,履践致远: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与教学之旅》主题报告

 

青年学术人才成长分论坛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的五位专家从自身成长、科研指导等角度进行了分享。我校人事处处长谈婷主持论坛。

 

刘谦教授作《数字技术和AI驱动下的创意产业展望》主题报告

孙承健研究员作《数字智能时代的电影创作与产业变革》主题报告

程樯教授作《影视、文旅、社交的当下思考》主题报告

周雯教授作《虚拟现实影像现状与发展》主题报告

聂小涵作《面向未来影像的学科建设产教融合路径探索——技术驱动与教育创新的“北城范式”》主题报告

孙承健、周雯被聘任为北京城市学院客座教授

 

虚拟制作的范式演进与学科融合实践分论坛由我校教务处处长尉捷、表演学部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研室曹思齐主持,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聚焦数字技术与创意产业的融合趋势,探讨虚拟影像、数字媒体与教育之间的深度整合。

 

 

分论坛期间同步举行了“未来视听制作产教协作共同体”签约暨行业导师聘任仪式。仪式由我校副校长练玉春教授主持。在与会领导与专家共同见证下,我校与深圳视爵光旭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元客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一点四刻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携手构建“校企协同、产教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6位企业一线专家被聘任为北京城市学院行业导师,未来将参与课程共建、项目孵化与专业指导,为学生提供面向产业前沿的实践通道与职业成长路径。

 

 

本次论坛不仅为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建设注入了前沿视角与实践智慧,更推动了应用型学科建设理念在首都高等教育生态中深入落地。未来,北京城市学院将继续锚定“首都城市型、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扎根城市、服务社会,持续探索构建以“应用型学科为核心、交叉融合为路径、创新驱动为引擎”的高质量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