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副主任刘超美带队,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党委书记、关工委主任白志强,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党委副书记、关工委秘书长赵宁,北京金融科技学院关工委秘书长刁龙梅,北京印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鞠华等领导和专家组成的民办高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作会调研一组一行5人莅临我校,就我校关工委组织建设及公民共建“手拉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清华大学离退休处处长、关工委秘书长闻星火,离退休处副处长、关工委副秘书长袁丽丽,离退休处党建和关工委高级主管刘新益等我校公民共建“手拉手”单位相关领导与我校党委书记龚裕,党委常委、关工委负责人孙仕敏,学工委、关工委相关老师,“五老”代表及“读懂中国”活动获奖师生代表共同参加调研。

调研座谈交流会在顺义校区第二会议室进行,会议由孙仕敏主持。

龚裕在致辞中对调研组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认为此次调研活动对于进一步推动民办高校关工委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意义深远。随后,他对我校关工委工作情况特别是我校关工委探索出的符合校情的关工委、老干部处、退休教工党支部“三位一体”工作模式进行介绍。

随后,孙仕敏就我校关工委工作及“手拉手”工作情况进行总结。

校关工委秘书长万妍以《银龄红韵“传”精神 铸魂育人“城”特色》为题就关工委工作经验及成绩进行汇报。

闻星火在发言中对两年来两校公民共建“手拉手”工作合作历程进行了回顾,对本校关工委组织体制建设、工作日常机制等进行了介绍,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校及民办高校关工委组织建设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座谈环节由白志强主持。我校关工委原负责人、“五老”代表冉楠,关工委原负责人、“五老”代表庞东辉,关工委副主任、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五老”代表夏雨生,学工委专职副书记、关工委秘书长陈怡,党建组织员、老校友代表葛岩,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关工小组副组长、“读懂中国”活动指导教师代表邓兴军,“读懂中国”活动获奖指导教师代表王培英,“读懂中国”活动学生代表郝星宇交流发言。

刘超美作总结讲话。她对我校自2010年率先在北京市民办高校设立关工委以来,党委重视、部门协同、充分发挥“五老”作用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她认为,在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关工委充分发掘银龄教师、老校友等“五老”资源,建设了一支有规模的“五老”队伍,同时探索形成“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组织建设不断增强;“银龄红韵”导师团及各品牌活动的开展,注重红色基因传承,切实助力学生成长;公民共建“手拉手”工作成效突出,与清华大学关工委的重视及我校积极主动密不可分,开展的活动有深度,学生受益面广;“五好”关工委建设方案推进落实迅速;“读懂中国”活动开展有序,成绩突出。她希望我校关工委能一如既往做好关工委各项工作。



调研组还参观了我校建校40周年专题展、中华文脉与活化利用基地和“五老”活动阵地等,对我校作为民办高校能够建立专门“五老”活动阵地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