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我校与广西师范大学签约共建“文物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发布时间:2025-09-18来源: 访问量:

9月17日,我校文化遗产学部与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于我校顺义校区举行“文物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暨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毛立刚,我校副校长胡丽琴,及两校研究生工作部门、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化遗产学部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毛立刚在致辞中表示,广西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文物学科建设,已形成以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为基础,兼具民族学、历史学、材料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并探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服务西南边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他指出,此次共建联合培养基地,是双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务实举措,双方将以基地为平台,围绕文物保护、研究、管理与利用等关键领域,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担实践实训与科研课题,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高层次文物人才培养高地与创新平台。



胡丽琴对广西师范大学代表团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她指出,我校立足首都、服务京津冀,办学机制灵活、产业对接紧密,形成了本土化、开放式、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她强调多学科协同,将科技赋能与传播提升融入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全链条,希望以此次签约为起点,双方将合作从研究生培养拓展至科研平台共建、社会服务协同与项目转化落地,实现更高质量的互补共赢。



随后,毛立刚与胡丽琴共同为“文物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徐毅与我校文化遗产学部主任陈秋荣代表双方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仪式后,双方团队走进文化遗产学部教学实践中心,就文物保护修复、材料检测、数字化等模块进行交流,一致同意聚焦“三个共建、三个共享”,即共建课程与实践体系、科研与社会服务平台、成果转化机制,共享实验室、文献数据、行业网络与项目渠道,通过问题导向与项目牵引,形成“课程—实训—科研—转化”闭环,形成对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