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房山区区委、区人民政府向我校发来感谢信,对我校城建学部团队参与房山区灾后重建工作表示感谢。


7月29日至8月2日,我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房山区受灾严重,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高度关注房山区灾后重建工作,房山区统筹推进恢复重建和区域发展,努力把受灾地区打造成安全发展样板、高质量发展样板、宜居生活样板。我校城市建设学部积极响应,由学部主任孟媛牵头,组建了一支由规划、建筑、结构、GIS等专业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招募、评选、聘用等程序后,于8月底成为14个房山区村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公益性研究团队之一。
团队深入房山区石楼镇开展了实地踏勘,利用无人机技术获取了受灾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构建了高精度三维模型,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基础。随后,基于韧性理论,充分利用GIS、RS技术,系统考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韧性村庄规划设计思路、数字乡村管理体系建设思路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思路。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现状分析,初步构建了韧性村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淹没分析和内涝分析,提出了重建房屋设计策略,形成了初步的村庄规划设计方案。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房山分局的组织下,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我校城市建设学部长期以来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首都建设。在本次公益工作中,研究团队群策群力,多专业协同,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