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三十周年



记海大主要创始人之一韻风

  

学校创校副校长、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陈宝瑜 教授

韻风老师是北京城市学院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83年1月28日,他在海淀区人代会上提出《关于利用社会力量办学问题》的人民代表提案,提出在海淀区领导下,利用社会上以退休人员为主的有专业知识并且热心办学的人员,办“具有一定水平的自费走读大学”这一战略性建议,直接有利推动了海淀走读大学的诞生,是学校当之无愧的发起人之一。北京城市学院前身海淀走读大学起初的创建体制是“区办校助”,即海淀区主办,北大、清华、人大三所位居海淀的重点大学帮助支持(后来很快的转为“民办公助”)。韻风老师由人民大学派出、代表人民大学参加“海大”的筹建和办学工作。1984年4月,“海大”建立领导班子的时候,韻老师被海淀区委区政府任命为副校长。韻老师到海大前是人民大学劳动服务公司的创办人兼总经理。他是连续三届被人民大学教职员工选出的海淀区人大代表,在人民大学的教职员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韻老师开始在“海大”主管总务后勤工作。从一无所有、一穷二白抓后勤,没有一点物质基础,每走一步全靠社会支持,困难可想而知。后来(1984年5月)人民大学总务处离休老干部刘树奇同志来海大做总务工作,这样,就解脱了韻老师一些后勤工作的负担。之后,他先后兼毕业生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和安委会主任等职。1996年后,因年龄和身体原因离开了“海大”的领导岗位和工作岗位。

韻老师为人厚道、顾全大局、责任心强、积极乐观、宽于待人、关心同志、专心为业、不谋私利、勤奋好学、探求革新,很受广大教职员工和毕业生的爱戴。他是北京城市学院一位可尊可敬的老前辈、老领导。

为了共同创办“海大”事业,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之路,我与韻老师走到一起来了,协手并肩、一干就是十几年。在共同创业中,我得到韻老师真诚的信赖、支持和帮助,也向韻老师学习了他的好思想、好作风以及他积累多年的丰富的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从而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此刻,很自然地在我脑海里复现出那些刻骨铭心的在一起工作的情景。这里仅举使我终生难忘的二三例。

在学校筹办之始——那是1982年初冬的一天下午,傅正泰校长召集韻风老师,曾昭埊老师和我在中关村二小三楼的一个小教室里聚会,第一次研究筹备学校的事宜。韻老师当时还带来人民大学教务处的另一位同志来参会。后来我听说,这位同志向韻老师提出,他希望进入海大领导班子,主管教学工作。由于在此之前傅校长已给北大领导谈好,请北大派一位能主管教学工作的同志参加领导班子,所以曾昭埊老师就是来主管教学工作的领导班子成员。这样傅校长就没接受这位同志的意愿,他答复可以做别的事情。听说后来该同志有意见,并且在背后说了一些不利于团结、带宗派情绪的话。在筹办学校开始,韻老师敏感到这种情况很不利于从“三校”来的同志间的团结,他站在学校全局的立场上,给这位同志作了认真的解释。以我感觉,这件事情在一个时段一直放在韻老师心上。有一天,他把情况给我说了,并问我:“陈老师,你看怎么办?要不就让他离开吧!”我说:“这是最简单了当的办法,但要靠你做好耐心细致的工作”,他说:“试试吧”,过了几天以后,韻老师给我说,他把这位同志介绍到XX新建学校去了,各方面都谈好了,他面带微笑的说:“解决了!”。

由此事处理的过程,可见韻老师的思想政治品质,他见微知著,顾全大局,有心有为,果断地了结了在学校筹建开始一个可能影响团结聚力的问题。当时他与我才共事不久,也并不是关系很熟,但他把这情况及时告诉了我,并征求我的意见,我很感动!我怀有情感地说:“韻老师,你是以团结创业的大局为重,你做的很果断、细致,这件事对海大以后的干部队伍建设会有深远影响。你做的好!”。

从建校实实在在的应急需要出发,韻老师把人民大学即将离休的总务处老干部刘树奇老师介绍到海大来,学校安排刘老师担任总务处长。刘老师为人朴实、勤奋、诚信,节简办事。在“人大”总务处工作多年,经验丰富,人际关系好。学校有什么物质条件的困难,求人大总务处帮助,刘老师一说,就能顺利解决。刘老师是海大的一位好管家。他为“海大”初期后勤条件的建设立了大功。返回头来看,韻老师把刘树奇老师介绍到“海大”来工作,也是为学校创业建设作了一件大好事。

在刘树奇老师担起海大一些总务后勤工作后,韻老师就把很多精力转移到毕业生工作和校长办公室工作上去了。他先后兼任毕业生办公室主任和校长办公室主任。

新生的海淀走读大学1987年有了首届毕业生(也是全国民办大学的首届毕业生)。韻老师担当了首届毕业生办公室主任。从而,他面对的是在全国高等学校中都没遇到过的“不包分配,推荐就业”的问题。虽说是在校长领导下全校动员,凝智聚力,但韻老师是工作在第一线的组织指挥者,又没有经验,其责任、压力和感受不言而喻,跟别人大不一样。在韻老师组织调研、学习、研究之后,学校领导提出来一个关于推荐海大毕业生就业的20字方针(模式),叫“不包分配、量材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适当收费”。这个模式表述了海大毕业生就业的创新特点,同当年国家教委提出的《关于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比较,它不仅跳过了近期改革目标,也跳过了中期改革目标,而直接进入了远期改革目标,其探索步伐之超前和难度、风险之大是很显然的。而韻老师精神博发、满怀信心、全身心地投入了逐项任务落实的工作。

当时,在人们对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心理承受力还普遍比较弱,“不包分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和家长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恐慌心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但会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当时全国的形势是“稳定压倒一切”),也会直接使学校失去吸引力,以至弄的不好,可能使学校陷入毁灭的困境。在这种形势下,全校都如履薄冰高度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生办公室的压力最大,韻老师经常紧张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到晚接待学生和家长的来访。他在对家长和社会的宣传中,特别注意讲清楚:不包分配,绝不是学校不管学生就业,相反只要有一个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我们学校就继续千方百计的推荐,直到走上工作岗位。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了,无论用人单位和学生遇到什么需要学校解决的问题,学校都会继续负责到底。由于思想工作做的细致,把学校的政策和决心都讲清楚了,学生和家长的情绪就逐步稳定了,很多家长和学生与学校站在一起,做有顾虑的家长的工作,并且出现了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良好局面。有位87届土木系毕业生叫孙强,该生老实内向,见了生人不会说话,多次与用人单位见面都没选中,成了推荐工作的难点。学生的母亲被急病了。这时韻老师和办公室的同志找长城石油公司的人事科长洽谈,说“孙强老实可靠,能吃苦耐劳,很本分,虽不善说话,但劳动好、可靠,你们单位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有些岗位也真是需要像孙强这样的小伙子。”经韻老师他们的耐心反复地做介绍工作,长城石油公司录用了孙强。该生到岗位后,诚实、守纪、努力工作,老师傅们很喜欢他,还经常受到单位领导的表扬。孙强的母亲,对学校十分感激,说是学校挽救了他的孩子。

我校首届毕业生就业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毕业生干部指标问题。教育部批准建立海淀走读大学,文件上白纸黑字写的是“国家承认学历”。但当毕业生要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发现:在当时体制下,光有毕业证书还不能就业,还要带上增干指标,即由人事部发的“毕业生分配报到证”,否则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单位都不接收,接收了,也按临时工,合同工对待。发现此问题后,学校向市教委领导反映情况,接着韻老师跑教育部学生司,后来我跟他一起跑,再后来傅校长直接去找教育部部长何东昌……但都说这是人事部管的事,要去人事部联系。后来我跟韻老师一起去人事部,而人事部的负责人答复:“你们是走读大学,是“五大”(夜大、职大、电大……等)性质的学校,是继续教育,不给毕业生发分配报到证。”

这样问题就大了。此时,一些家长和毕业生产生了思想波动。韻老师紧急组织毕业生办公室的同志和班主任,在毕业生和家长中做安抚工作。要大家一起宣传:这是改革中的问题;让学生和家长相信学校会继续努力做工作;最终一定会有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到了87年6月毕业生大批要走上岗位了,没有“报到证”怎么办?经学校报告海淀区委区政府批准,学校先做了一个《海淀走读大学毕业生推荐报到证》,凭这个“推荐报到证”就介绍毕业生上岗了,这样矛盾暂时得到缓解。这个问题一直拖到1989年5月“政治风波”的前夕才得以彻底解决。在此过程的前前后后韻老师与大家一起,同心协力,费尽心智,作了大量方方面面的工作,为海大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作出了贡献,也为后来全国民办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探了路,创造了先行经验。

从1988年后半年到1992年上半年是“海大”灾难性事故多发的最困难时期。其中灾难性问题之一是1988年7月27日,我校海达公司总经理李宗莲同志在外出联系工作时,在双清路铁路道口遇难,不幸丧生。李宗莲同志是傅校长的夫人,发生如此突于其来的悲剧,对傅校长个人生活、精神和家庭是沉重的打击。对“海大”也是失去了一个卓有才能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以往无论什么样的打击,都没有使傅老师消沉过,而这次李宗莲同志的遇难,傅老师所受的打击几乎使他的精神达到了崩溃的边缘。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精神状态都变了,他在经受着精神摧残的同时,还要与铁道部去打连带责任的曲折的人命官司。这时期使他无法专心学校事务。祸不单行,在这期间学校也正面临着被治理整顿和86级毕业生因干部指标问题的思想动荡。此时负责学校常务工作的李成吉老师因肺结核病复发和年事已高而在较长时期住院治疗,曾昭埊老师因患直肠肿瘤,手术后长期在家养病,他两人都不能坚持工作。这样此时在领导班子的五人当中,只有韻老师和我守卫在工作第一线。我和韻老师商量:“此时学校遇到这么多事情,大家的情绪比较低沉,我们俩要打起精神来,不泄气、不松劲、不辜负校长等同志的委托,把工作顶起来,力争做好,至少不能发生人为事故。”,韻老师说:“好!一定要打起精神来,要经受考验。我在双榆树,你在成府路咱们每周三碰一次头,有事情及时沟通。要依靠骨干力量,团结大家把工作做好”。这样,我俩就憋足劲,默契配合,工作搭档顺利。大事情给校长汇报,或请校长来主持会议,一般性的问题我俩就商量着干了。当时,韻老师已是六十好几的人了,我发现那个时候,他早上班,晚下班,始终顶在学校办公室。感冒了,劝他休息,也不休息,去人大校医院取点药就回到学校。真是精神十足,榜样力量,给我们大家鼓劲,让我感动。在学校多事之秋的危难时刻,这足以表现出韻老师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从当时的工作全局看来,由于广大教职员工牢记“海大十六字校训”,团结一致,砥砺奋进,我校成功地走出了困难时期。从1992年后半年开始,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和指引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下,迎来了学校发展转机的新曙光!

无需再赘言,简说之,为了探索创造海大民办教育事业,韻老师作为人民大学派出的优秀代表,不负使命,全身心地投入了北京城市学院的创校征程。在岗位时,他始终心怀理想信念,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地工作,为海大改革发展出力,为广大教职员工服务,他为北京城市学院的成功创建和改革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离岗后,他依然心怀海大,一往深情,厚望海大---北城的新一代!

(陈宝瑜,写于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