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三十周年



史定潮,一位农学女区长的教育梦——记海大创校董事、原海淀区区长史定潮

  

曹世平、程丽丽、唐克威、何竹涛、杨舒、王子昂

她是海淀区第一位女区长,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

她从容淡定的从农林种植的田地中走出来,拍拍手上的泥土,转身便投入到了区域行政建设上来;她经历改革开放,参与经济谋划,一不小心又踏进民办教育的道路,把让更多孩子有大学可上作为自己的使命。

几十年转眼而过,当老人再回首望去的时候,她只看到那一片绿油油的园林,一切正繁盛。

“我们几个商量下,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上大学。”老人坐在椅子上,腰板显得格外直,背后窗台的光透进这小小的房间内,她淡淡的笑着说,“上学之后就受教育,将来就能为国家做贡献。”说着又拿手帕擦了擦脸,慈祥的看着我们,等待我们问下一个问题。

是海淀区长,更是一名普通的园丁

我们要采访的是海淀区的第一位女区长,叫史定潮,81了,史区长家能住塔楼,那条件在80年代就已经算很好了。

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楼里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叫做塔楼的高楼并不辉煌,有的墙上没有水泥刷过,小广告散漫的涂着。开门的是老人的保姆,把我们迎进房后客气的端上热茶。

朴素一词足以概括这间小小的三居室,房间充满慈祥的暖黄色,她撑着一个架子,一步一停走出房门,说着感谢的话,谢谢我们来看她,一点没有区长的架子,和任何一个家庭的奶奶一样。

“我是上海人,在南京大学读的书,农学园艺系。”史区长背着光坐在一张较高的椅子上,让我们坐沙发。

史区长说,因为她是大学生,受过比较高的教育,所以知道受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的学生就因为高考的时候考差一点点,或者因为什么错过了读好大学的机会。我和区书记贾春旺还有些个校长一起商量下,咱们就办一门槛稍低一点的大学,希望更多的孩子上大学,上了学以后呢,就让他为人民服务,多做贡献。”

三十年前的一天,正是因为史区长的这个善良的念头,一批与北京城市学院建校息息相关的老干部们聚集在区里的会议室,热烈地商量北京城市学院前身——海淀走读大学的兴办。

史区长说,咱们海淀区的优势就是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多,知识分子集中。我和当时的区委书记商量想让更多的人能上大学,为社会多做点贡献。于是,区里找来了北大、清华、人大三个学校的校长一块儿座谈。

这样,史区长作为一个牵头人,下了决心要把走读大学办起来,还和许多老同志一起努力落实。若不是当时史区长的想法就没有海淀走读大学,也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城市学院了。

曹书记向老人提起了另几位为建校做贡献的诸如贾春旺同志、张宝章同志的名字,老人突然来了兴致,清楚的说出他们当时的任职,想来史区长也一定怀念那段激情燃烧的日子。

“我是搞蔬菜的,搞生产,搞农业技术……

当时只有14%的学生能上大学”

史区长1952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了华东农林部,后来上调北京,是海淀区第一届女区长。“那时我是搞蔬菜的,搞生产,搞农业技术,在农村在人民公社里弄技术指导。后来当了主任之后才渐渐开始抓行政工作。区里几年换一次届,要有一个女的候选人。原来有一个女干部是搞计划生育的,但是她最终落选了。因为领导考虑到我上过大学,也在基层工作过,所以差额选举一下就选上我了。”说到这里,史区长显得特别自豪,整个脸上洋溢着一种神圣的光晕。

就这样,史定潮同志连任了第八届第九届海淀区长。老人一再叮嘱我们说,学知识很重要,知识的地位总是高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史区长想办一所大学,能让更多人受到更高的教育,获得社会更多尊重的原因。

“因为我们都在社会上生活,当时只有14%的学生能上大学,眼瞅着学生上不了学也心疼。我就对几个老同志说不然我们也办一所大学。”老人又擦了一把汗,撑了撑身体,语调稍高了些。“因为当时区里领导班子这几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互相一通气,全理解,于是贾春旺书记说‘那行,老史你张罗去吧’。所以这事我就这么的办起来了。”

“于是,我就把三个校长叫在一起,那时候区里也穷,不可能像现在一样开会还要去外面吃饭什么的。几个人就在区里的小会议室,把这件大事商量定了。那三个学校的校长都挺支持,最支持是清华,说‘我给你派一个校长吧’,就这样傅正泰就当了校长了。” 说起第一任校长傅正泰,老人眼睛亮了,一个劲儿夸他人好,做事认真。

老人上了年纪,许多事情都记不太清,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笑,但她嘴里重复的最多的还是那一句:“当时的想法就是多培养一些人才,达到这个目的心里就高兴,不就这个目的吗?你说是不是?”

有的人因爱无私,将耕耘当作一种坚守;有的人化爱为动,把执着活成一种态度。

5间教室,5万元资金,5元钱课酬,定价“无私”

八十年代国民经济才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想要办一所大学绝没那么简单,史区长讲到这里又来了兴致。

“有了区政府的财政支持后,虽然短时解决了学校的资金困难的燃眉之急,但是学校办学条件依旧相当艰苦。学校没有场地进行教学,这让当时的校长傅正泰倍感苦恼。1984年,学校用了5万元暂时租用了成府小学分校的一个小院,只有4间平房,5间教室,这就是学校最初的校园。当时第一批海淀走读大学学生们就是在这个小院里就学。学校要办下去,没有自己的校园怎么能行。” 老人对我们笑了笑,又说:“说实话,咱们海淀区房子不多。然后我就批了地,盖了间不大不小的楼房。咱们就办了个走读大学,走读大学不是省地吗?”

学校用地刚解决,钱的问题又跑了出来。史区长急得挠头,但是坚定地跟区里说:“我说咱们不能没钱,办学不给钱哪行呢。”于是史区长努力解决教育经费的问题。区里批不下来大学的教育经费,史区长就通过其他途径下批教育经费。

当时的海淀走读大学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征地困难,学校的场地不够等等原因,学校几乎到了停办的地步,但是大家继续办学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过。当时的外聘教师都是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教师,虽然每节课仅仅5元钱的课酬,依然不影响老教授们授课热情。当时正是依靠这样一群不图名利、治学严谨的外聘教师,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在我们表达对史区长的感谢的时候,她却推辞说这是海淀区的优势,大学教授来这里教书也方便,还是走读大学的同志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就这样,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海淀走读大学终于踉跄起步了。风风雨雨三十年,北京城市学院有今天的发展实属不易,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忘了老前辈们对学校的贡献。但是老人自己却说,我忘了,我老了。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如今,北京城市学院的招生范围已扩大到了全国,全日制在校生已达两万多人,专业上百个,在读学生翻了比建校初增长100倍,师资队伍日渐壮大,校园建设也一步一步地上了轨道。北京城市学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很大的发展。既要民办,又要公助,正确处理好民办与公助的关系,这是海淀走读大学办学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之一。正因为这样,海淀走读大学于2003年3月改名为北京城市学院,这标志着海淀走读大学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的阶段。

我们还向史定潮老人汇报近期学校的发展情况,当听到学校在校学生已经有两万余人时,她露出了惊讶和赞许的神情。并坦言道:“当初真的没想到学校能够发展的这么好、这么棒,当时一门心思想的是办一个学校,让更多的孩子能上学,慢慢发展。没想到短短的几十年,学校已经变得这么大,招生也这么多了,太伟大了!”

2014年是北京城市学院成立的30周年,北京城市学院在这30年里,完成了从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院向本专科和以本科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转移,实现了从未曾明确的民办体制向真正的民办体制转移。这些成就告诉我们,史区长和他们的领导班子还有众多的老教师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的梦也在北京城市学院中实现,他们的求学精神将由北京城市学院的学生们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谈了一个多小时,老人略显累了,但还是坚持着采访。她抿了抿唇说:“时间过的真快,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但海淀走读大学建校的事仿佛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老人悠远的目光,穿过我们,仿佛在回忆当时的峥嵘岁月,回味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烦恼与忧愁,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记忆会在时间中淡忘,曾经的付出也会让回忆色彩斑斓。老人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她指着橱窗里的全家福一个一个指给我们看。临行前还要与我们一起合影,摸到她的手臂时我们感到沧桑的厚度和慈祥的温度。我不知道一个老人面对自己播种的种子收获硕果时究竟是如何一番滋味,或许她一生做事太多,行善太厚,也大不以为意了。正所谓: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