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三十周年



海大到北城,开创与传承——记海大创校董事、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腾霄

  

曹世平、程丽丽、唐克威、何竹涛、杨舒、王子昂

现如今如回忆起当日下午采访张老的场景,我几乎只隐约记得他端坐的样子,一直定在空中的迷离眼神,因来人而略显拘谨的双手摊在膝盖上,还有那些重复了一声又一声的问候。

老人问一次我们答一次,但是这样的行为无论是对老人还是对我们都没有意义,老人因为年事已高已不大能听懂我们说什么了。但我想那些问题满满的都应该是老人对学校的牵挂,我们凑到老人耳边一字一顿喊出来的更是我们对他无尚的崇敬和感激。

我们是隔着时间之海相望的两代人,我们在不同的岸边为各自的生活奋斗,我们在北城相会,我们紧紧的抓住老人交予的接力棒,接下来,我们要奔赴更强大的明天!

明天,与北城的辉煌共在。

传承,和北城的历史相融。

由于张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所以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他儿子也已退休的张老师。其实对一个98高龄的老人来说,跟我们讲述那些往事已稍显吃力,因此我们大部分的采访交流都是在张老儿子的帮助和转述下完成的。

走进房门,这个98岁的世纪老人和小她5岁的夫人早已在房里等着我们,张老端坐在我面前的竹藤椅上,穿着蓝色的T恤,显得精神抖擞。房间在一楼,方便老人居住。正值7月的午后,阳光从西南方懒懒的爬进屋来,隔在彼此的岁月之间,给我们讲述一段陈年的故事。

从人民大学到为人民办大学

张腾霄,河南人,早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陕北公学(人民大学前身)学习和工作。历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教务部副部长、哲学系主任、党委书记、副校长,为中国人民大学的教育事业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期间,为海淀走读大学建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据张老师回忆,当时老人在职人大党委书记时,级别应该相当于副部级,但是老人一直享受的仅是局级待遇。于是组织部部长找他谈话,说:老张,你不然填个表吧。”老人义正言辞的说:“填这个干什么,革命嘛!要什么好处!”就这样,直到退休老人还只是局级干部。

张老与北京城市学院渊源颇深,在建校之初,张老亲自参与了海淀走读大学的命名。问起学校定名的初衷时,张老回忆说:“建校初期的办学条件和环境异常艰苦,学校规模很小,连教室都成问题,更不要说解决学生的住校问题了,所以学生都是当天上课当天回家,说是走读大学真是名符其实。海淀走读大学的校名也是这样得来的,叫起来很贴切。”

“我没有高的学历,而你们是大学生、博士生,

就更得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张老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情、对年轻一代远大的理想和愿望,所以在海淀走读大学建校之初,张老他不遗余力地支持和帮助海淀走读大学的办学,不但共享中国人民大学的师资力量,帮助海淀走读大学解决了师资不足的困难,还先后派出韻风、刘树奇两位优秀的老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参加海大的筹建工作。张老说:“当时,我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学校的具体工作,但却时时刻刻关注海淀走读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时常与傅正泰校长讨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方向。”

张老说:“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现在这好日子,是我们这一辈拼了命打出来的,我没有高的学历,而你们是大学生、博士生,就更得好好学习、报效国家。”短短的这句话,体现了张老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极为重视,把希望寄托于年轻一代,殷切希望年轻一代能多读书、读好书,更好地报效国家。

当时办所大学不容易,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困难重重。没有师资、没有校园、没有经费,可谓一穷二白。张老当时是人大的党委书记,他认为在这方面自己能出点力,想了很多办法,从人大调来了一些工作人员,也让人大或者别的大学的教授来授课,5块钱一节课,教师上课费用非常低。而且当时的教室环境远不像现在这样好,简单的桌子、椅子和黑板一凑合就算教室了,教室里也没有电扇和暖气。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师生们还是不顾酷暑和严寒继续学习,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求知欲望,真的让人敬佩!

在我问起张老,具体做了什么事儿才让老师授课的时候,老人却摇了摇头不说话。张老师在一旁解释道:“他呀,一直不觉得这些事有什么,所以就不肯说。”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内心激荡不已,老人从没想过自己付出了些什么,只是想着学生们需要什么,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才撑起了一个学校。

30年,23000人

“你们学校现在有多少人?”这句话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张老重复问了4遍。老人并不知道,三十年风云沧桑过,学校现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23000人的大学。老人在听到这个数字时惊喜地笑了。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意识到坐在我面前的并不是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军人,而是一位祈望学生们能好好学习知识、多为社会做贡献的平凡的、可爱的老人。

在我们围着老人的儿子问这问那的时候,老人总会扭头冲着张老师说:“你说完了没有?”这一句话老人一共重复了六遍,每次张老师都只好点点头笑道:“我讲完了,没话了,你讲、你讲。”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张老师说:“他是不能容忍我讲话多的,当了一辈子领导嘛,觉得他自己水平高,不过他的水平确实比我高多了。老一辈的人都是这样,一路走来不容易。”

看得出来,老人还是有很多话想告诉我们的。是啊,毕竟老人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本蕴金的沉甸甸的宝书。书里有参加革命工作的激情如火,有从事教育的兢兢业业,也有创办学校的艰难不易,只是现在这些话从老人嘴里讲出来时就变得简单多了。

似水年华、时光荏苒,30年过去了,时间带走了老人的青春却也带来了北城的辉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北京城市学院的两万多莘莘学子,正接受着城市学院的荫蔽与滋润。我们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绝不会忘了三十年前栽下这棵树的垂垂老者。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老人,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成长的接力棒将由我们继续传递下去。

时光接力

为了协助我们更好地完成校史回忆录的编写,张腾霄老同志的儿子张老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现已60多岁的他挠头笑说:“我有什么好说的,我就是一个退休的老头。”

但是我想起一句话:年轻人啊,别仗着自己年轻就觉得了不起。谁没年轻过啊!可是你老过吗?

这是我的父亲

“这是我父亲张腾霄,今年98岁了。旁边这位是我母亲。”张老师把我们迎进客厅后,向我们介绍张腾霄老人,他的父亲,也是北京城市学院的父亲。当年的人大党委书记,如今已近期颐之年,像年迈的雄狮一样静静的坐在藤椅上。这感觉用曹操的诗来形容最贴切不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人一副精神矍铄的样子,进门之后和我们一一握手。“你们都是在走读大学工作的?”张老用河南家乡话和我们问好。

“我们还是学生。”我们礼貌地回答。

老人把头微微侧了侧,眼睛看着他儿子。

“你们大点儿声他听不见,现在年纪大了,听人说话不太方便。”张老师跟我们解释。

“我们还是学生,在走读大学念书。”我们凑到老人耳朵跟前又说了一遍。

张老师说,前两年刘林校长来过家里慰问老人,刘校长很亲切也很客气,老人那时候还健谈,彼此聊得非常开心。

谈起父亲的往事,张老师很自豪。“我父亲是37年参加的革命,就在人大。在陕北工学学习和工作,工龄和校龄都是76年。那时候的人民大学还是党校的性质,正慢慢的要向普通大学转变。就在这个过渡时期,我父亲担任了人大的党委书记。他那时候年龄也有68岁了,算是资历比较老的一个。但是资历老不等于学历高,于是他就对年轻人说‘我没有学历,我就是中师毕业,但我是八路。那你们不一样,你们就得博士,就得有学历。’”

张老师说,正是因为如此,张老当时为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海淀走读大学的创办给予了巨大支持。

说起我的孩子

“张老师,听说您的儿子也在北京城市学院读书是吗?”

“是的,说起我儿子那话就多了。”张老师突然来了精神,挪了挪身子,跟我们讲到。

原来张老师的儿子,张老的孙子张新阳,大学本科读的就是北京城市学院的商务英语系。现在已经去了美国学习酒店管理,攻读MBA。

“孩子的成绩开始时不是很好,我就决定让他读城市学院。一个是因为城市学院的前身是他爷爷创办的,这也是一种缘分。另一个是因为这所学校真的好,师资力量也强。因为孩子以后想出去国外留学,城市学院的文凭国家和外界都承认,我觉得我们走这条路还真是走对了。”张老师无不自豪的说。

张新阳同学在北京城市学院读书时十分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出国留学的路上也十分顺利。所以现在张老师对城市学院的办学质量是赞不绝口。

“我儿子有一次跟我说,他的同学们觉得这个从中国来的小伙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决心努力发狠超过他,但期末考试的成绩出来后结果张新阳又是第一名,系里教授都夸他是天才。张新阳却说这是在国内学习时基础打得好,语言交流上没有障碍。”

张老师停顿了下,接着说:“所以我觉得,你们这个学校是真的不错。当初为孩子选大学的时候我就想,要选一个学校,你不能只关注那些大楼,你必须要去关注学校里的老师,关注一所学校的校园氛围。我觉得城市学院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好。孩子也很懂得感恩,深深觉得当时这条路是真的走对了,他很感激。”

最后张老师感慨的说:“从张新阳身上就可以看出,优秀与否永远是没有定数的。很多学生没考上人大又如何,没考上人大不代表你不优秀,你们都一样的优秀,未来就在你们自己手里。”

这一番话想必是张老师的肺腑之言。从他的言语间传达的,是拥有一个优秀儿子带来的骄傲自豪,是对北京城市学院育人的感激,也是对北京城市学院办学成果的一种由衷的肯定。

采访的时间很短,我们实在不想就这样离开这个与北京城市学院有如此缘分的家庭。

张老师出门时还一直在和我们讲述北京城市学院带给张新阳的改变,声音的起落之间满满都是对城市学院的感激与夸赞。

临行前他特意叮嘱我们说,你们并不比别人差,你们的学校也不比别的学校差,记住,一定要爱自己的学校,而且北京城市学院值得你们爱。

张老师在车窗外远远的挥手,背后是父亲给城市学院的扶持与付出,滴滴汗水,夜夜星辉;眼前是孩子在城市学院的收获与成长,感恩深深,硕果累累。祖孙三代在城市学院这条跑道上,进行的是一场叫做时光的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