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网
 
 
 
   第一百期 王一川
   第九十九期 李树君
   第九十七期 冯洁
   第九十六期 刘浩林
   第九十五期 张荣耀
   第九十四期 李朝
   第九十三期 李颜
   第九十二期 高鹏
   第九十一期 吕峰
   第九十期 张希
   第八十九期 殷硕
   第八十八期 孟经纬
   第八十七期 张志超
   第八十六期 于婕
   第八十五期 史文婧
   第八十四期 刘培根
   第八十三期 赵凯蒂
   第八十二期 刘京魁
   第八十一期 凌洁
   第八十期 邬晔纬
   第七十九期 张艺凡
   第七十八期 刘文杰
   第七十七期 张鹏
   第七十六期 赖洁仪
   第七十五期 史永昌
   第七十四期 袁金星
   第七十三期 白云鹏
   第七十二期 刘杰
   第七十一期 王笑颐
   第七十期 王瑞
   第六十九期 陈方
   第六十九期 李兴洪
   第六十八期 施磊
   第六十七期 李宝刚
   第六十六期 李鹏
   第六十五期 黄鹏
   第六十四期 李曼
   第六十三期 翁雪
   第六十二期 师亮
   第六十一期 赖德芳
   第六十期 徐涛涛
   第五十九期 马小申
   第五十八期 杜宇
   第五十七期 郭潇
   第五十六期 刘博
   第五十五期 魏震
   第五十四期 程磊
   第五十三期 邹凯鹏
   第五十二期 马志怡
   第五十一期 陈晓晨
   往期回顾
   
   
   
   

迎着太阳、启航职业人生——献礼母校30周年校庆


  李朝
  2002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
  现任框架传媒全国运营部培训经理



  转眼毕业10年有余,幸闻母校将喜迎30周年校庆,共同享受这份喜悦的同时,不免感慨连连。往昔在校的点点滴滴、毕业后职场中的摸爬滚打、每次回校分享、参与授课和社交活动的充实与感动......记忆的洪流就此开始再度奔涌。耳畔是熟悉的办公电话铃声和同事们那形形色色的嗓音,但此刻思绪早已脱离办公区的围挡,回到10年以外的那个青葱烂漫的求学岁月中......
  99年的海淀区,还不曾有四环路,当时的校门外是一条简单的柏油马路,报道那天也是曲折地坐了好几次车才找到学校,当时还没有手机,没能用相片记录当时学校的样子,反正一切都刚刚开始,就像我的大学生活,和我的人生。
  宿舍是在较远的六郎庄,现在那里的样子完全变了,我几乎辨识不出具体的方位了,还是在记忆中留存着那时的街景,现在想想这些都是美好的回忆,当时却颇让我感到失落,第一次离开家独立地开始一段求学生活,尽管自己的家和学校在一个城市,但当时我仍感觉到了很强的孤独感,以及迷茫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去面对以后的生活,生活和学习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我认为并非是那时的困惑,在以后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我曾多次去思考这个问题,只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希望和信心在慢慢增强,没有了以前的迷茫。这种改变,是母校的学习生活中实现的。
  因此,我觉得一路走来,靠的是自己的一双腿和努力;但母校却给了我最重要的一点——方向
  联想起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甚至是职场中人,有着比我那时候多得多的资源、机会和人脉,但就是无法实现自我的突破,生活依然是浑浑噩噩的,究竟原因何在?知识学得少?练习不够多?钱不够?还是关系不够硬?上述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只代表某一方面,但没有触及根本。直接地说,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更需要的是方向的引导,一个方向——一个值得学生去努力、去钻研、去实践的方向——一个真正愿意去做、也顺应个体特征和专业优势的方向。“找准自己的定位”是职场很关键的一句分享,它同样适用于广大的莘莘学子。结合我自己这些年所走的路,在此浅谈一些我的想法和感悟,权当聊天、权当是一种借鉴,与广大学弟妹共勉。
  我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99年第一次在我们学校经济管理学部开设。当时对于这个概念还只停留在“劳资科”的层面,认为工作内容就是发发工资、管管档案这类的琐事。以往新生入学都会得到来自上届学长的指点和介绍,对专业的方向和内容做一简要介绍。我们呢,除了一个念起来还有点拗口的专业名称以外,其他的信息少得可怜。该如何开始呢?专业有课程的设置,但大都是后来每学期陆续通知的,第一年都是数学、英语这些基础学科。
  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人的主动性也是能够被激发的。当时我自己去了西单图书大厦,在管理类不多的图书架上一点点搜寻着,终于搜到了一本《人力资源管理》 ,这是我买的最早的一本专业书籍。看这本书才慢慢知道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知道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工作设计、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雇员流动管理这些专业词汇。同时,一种全新的感觉油然而生——我很受用这种从零开始的感觉,反而不喜欢在别人已经拓展好的体系下按套路去学习,我喜欢这种原始的、独创的、探索的学习方式;现在想来当时的那种感觉构筑了后来这些年,以至于到今天我还在执着其中的职业生涯路径的起点,夯实了一个牢固的思维地基,是我现在做事情、想问题所遵循的思维范式的绝对源头。我感到自己还是有点幸运的,能够在这样一个全新的专业中去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而不仅仅是学到某一领域的知识。这种收获是无法仅仅用文凭或者可量化的某些数据去衡量的,它是一种独特的、但非常有活力的体验过程,贯穿身心。直到现在每每想起,依旧让我顿时精神抖擞。
  可见事物本身是没有区别的,有的只是人面对同一件事情的态度。同样是一个新的专业,有些人认为毫无经验可循,有些则认为大有空间可以施展——命运的岔道口开始显现,你将走向你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我庆幸我选择了用理性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暂时的迷茫。我也有过短暂的阵痛,在联排平房一样的宿舍中孤独地背单词、搬起自行车穿越火车道、为了取暖而继续用上好多年不用的暖水袋——这些生活中的不适应也曾让我颇为消极。我想分享的是——或许人都会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定不要让它左右你太久!人对事情的态度最终是决定因素,你有选择的自由。在最初的不适感过去后,你也会迎来全新的体验,你开始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精彩。
  带着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和探索欲,开始了大学生活,第二、三年大量专业课的学习使得对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更加全面、系统化,我不再迷茫,而是有着非常强烈的学习欲和实践欲。这里不得不提咱们学校由来已久的社团文化,我觉得社团已成为学校灵魂体系的一部分,从最初刚到学校参加的新生联谊、到后来的各种比赛、活动,都充分地感受到社团文化给我们的成长所带来的推动作用。在参与一些社团的活动中,能够很好地锻炼了自身的各种能力,虽然这些没有写到你的专业学习计划中,但未来的职场更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同时,大学时期一个很关键的收获,在于验证了我的个人特征和优势,是比较符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职业的。某个专业与你的个体特质的匹配过程,值得大家用一点心去探索、去反思,这也是受用终身的一个关键点。在挖掘自身特点的过程中,我完成了“个人能力培养计划”等一些专业方案,一方面是专业知识学习后的实践;更重要的则是再度去占据主动,去把握机会。虽然现在看起来那份计划书可能有些简单,但在当时对我的专业知识和思路的梳理作用,还是相当之大的,也阶段性地完成了个人的职业规划。因此,不论大家的专业是什么,一定要去学以致用,一定要去思考自身特质与专业之间的匹配程度,从而在大学阶段就开始真正理性规划你的职业生涯。我倡导这一切是你发自内心地想去做,而不是迫于压力或者流于形式。主动做事的态度是任何一个企业都非常乐于接受并欣赏的优秀特质。
  转眼已经毕业,要去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职场,我再度面临着选择,再度需要面对新的陌生感。好在与三年前比,我有了明确的职业方向,并且这种职业方向是相对细化的,具体到专业的某个模块——培训与人才开发。
  那个时候,中国的培训咨询行业刚刚起步,懵懂得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也像任何一个新型行业一样,充满了鱼龙混杂的复杂情形。并且这个行业的细分也是非常之多的,比我在学校时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再一次地探索中前进,从最初的人事专员(偏培训方向);到后来进入咨询公司做培训助理、培训助教;再到后来做项目主管、经理;再到进入甲方从事培训工作至今——10年的职场之路走得曲折而充实。老实说我这些年换的工作不算少,按照某种观点似乎觉得我的职业路径稍显琐碎;但我心中很清楚——我始终没有偏离我的主航道、主动脉。波折是肯定会有的,我们需要时间和经验去锤炼这条主动脉、去征服这条主航道,深度地使自身特质与职业领域相互融合,开始生成属于你的职业思维和工作范式。这些是我现在的总结,短短几句却囊括了过去的10年有余。如果精炼地给大家下一个感悟,我的说法是——明确职业规划及方向后,一定要在真正的“丛林”中、“海洋”中去历练、去实践!没有真正的执行、真正的拼杀,你的职业生涯就是美丽的空中楼阁和传说中的乌托邦,只有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和战场的打磨,才会成为一条真正的路——成为一条刻着你的灵魂,与你一起呼吸、共鸣的路——一条有你的个性和血液所流淌的职业生涯。
  在多年的工作中,逐步地体会到思维独立的重要性。现在的职场变化都在瞬息之间,信息的更新速度说以秒来计算都不为过。面对这种鲜明的趋势,陈旧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已然无法适应当前的需要,必须要向“快、灵、准、独”的全新模式转化。这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在进入职场的初期不能马上做到,这是正常的;但只要坚持,磨练出一套适合于自身以及职业发展需要的思维系统并非难事。最大的挑战来源于思维重构中能否坚持有自己的判断和自主的决策。现在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渠道异常丰富,我们不缺乏信息,但缺乏对信息的分析和辨识的能力,或者说意识;信息的“冗余”已经替代信息的“匮乏”成为这个时代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你是否有着这种体验,每天海量的信息向你的大脑中输入,你真正记住的却很少;大多数人选择将信息保存在本地各种存储设备上,等日后“慢慢消化”,可往往很少真正拿出时间和精力去整理,直至这些信息过了保质期,成为没有异味的“腐败信息垃圾”,充斥着你的存储设备的内存、也充斥着你的大脑。当我们需要去处理一个问题时,我们发现虽然存储了很多,但不能马上找到我所要的答案,或者能帮助我去思考解决问题方案的有用信息。今年春晚火了一首歌“时间都去哪了!”;但在我刚才的情境中,人们却在心中问自己“答案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整理就过期了...”因此,真正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有多少信息”,而是“你记住并利用了多少信息”。
  在培训咨询领域,我们现在不再以单纯的知识灌输作为成人教学的主导,而是倡导对成人思路的引导。引导式教学、建构式教学成为培训咨询领域专业人士的“真功夫”。我分享一句话——当信息量无限大的时候,人对信息的感知度反而是零!仔细思索这句话,它提示我们要去应用你所接收的内容,不要做个信息垃圾回收站。之所以直接冠以“垃圾”一词,一方面是因为现在信息的确更新很块,刚出锅儿如果不趁热吃,马上就缺失了自身的“美味”;另一方面,人的大脑空间是有限的,你应该充分而高效地让它运转起来,解决实际而关键的问题,而不是都用来储存“暂时不会用”的信息。当信息失去利用的价值,失去为你带来收益和增值的效用时,与垃圾何异?所以,如果你不想在衣兜里揣上一堆本该扔到垃圾桶中的废物,就请马上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整理你所存储的信息,有选择性地提炼以后接收到的信息,做自己大脑真正的主人。当信息过滤和提炼成为你的一种习惯时,你的思维将变得有自主性,这一点在职业生涯中更是非常宝贵的竞争力。企业要的是灵活的大脑,不要一个简单机械的“重复式大脑”。关于信息的有效整合,我在此分享一个原创的信息筛选及内化的层级模型——
  Level 1:信息辨识(真伪性)
  首先对接收信息的正确与否进行判断,这是利用信息最基本的步骤
  Level 2:信息细化(全面性)
  针对你的目标,确保所收集的信息是足量的、适当的、有选择的
  Level 3:信息分类(关联性)
  原始信息往往是零散的,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将相同属性的信息归类
  Level 4:信息排序(一致性)
  根据目标对信息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按一定标准有所侧重地提炼、聚焦关键内容。在信息的筛选和提炼中,我们是需要不断地学习新方法、新的概念来帮助你实现有效的信息内化,简单地说就是不要放弃学习,学校的学习是职场学习的预备班,职场中的学习是终身的,先认同这个起点,再思考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下面是我对学习的一点新的感悟。
  由于职业的缘故,我对学习有着超越常人的体验和解读。如果不出意外,“学习是种信仰”将是我终生的座右铭!人不能停止学习,学习也是让你持久“保鲜”的关键竞争力。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是必须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当然学习要讲求一个正确的思路,在此分享另一个带有原创色彩的高浓缩职场学习法则——精学致用
  “精学”即上面所述的“信息的选择性过滤”,一类信息接收到我们的大脑中,我们要去提炼最关键的内容。这个最关键的评判标准是基于你学习或者获取信息所要达到的目标,即用目标来导向学习;
  “致用”是要在现实情景中去应用你的所学,带着明确的应用性去检验你的所学;这本身也是加深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内化,拓宽思维方式和提升思维柔韧性的过程。
  这些原本上是我的专业研究范畴,但随着这些年与许多人的接触,我越来越感觉到如果大家学一点“学习心理学”,其实是对自己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的。学习的过程是人对外界环境、以及内在自我价值和认知方式的持续不断的感知与实践,是我们终身都要做的一件事,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因此,如果是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向,势必能够顺应学习规律,为自己带来更快更有效的成长。建议大家都来思考、琢磨如何持续地学习、有策略地学习。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在职场中势必要利用人脉来帮助自己成长和进步,人的“社会性”属性决定了我们不能忽视人际环境中的认知和成长。我不是个善于搞人际关系的人,天生性格内向,但即使这样,我还是能感受到经营人脉的重要性。我在北大求学的2年中,认识了一批可爱、可敬,志趣相投的同学,真是人生一大幸呀!
  2011年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同学来自各种各样的公司,但我们大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是希望能将心理学的内容应用于各自的工作中。2年的时间安排了十多门课程,教学形式也是丰富多样,大家很享受这个过程;虽然是在职学习,集中于周末的有限时间上课,但大家还是建立起了愈发密切和默契的关系。最初是分地区建立学习小组,然后就是小规模的聚餐、聚会,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去享受该有的乐趣;到了考试前大家会集中在一起复习、讨论考试的经验,特别是参加学位资格考试,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并非简单复习就能通过的;同时由于我们都是在职的,彼此之间有哪些可以共享的资源,也大大拉近了彼此的关系。虽然这些都是促成彼此友谊的要素,但最关键的要素我认为还是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以及强烈的交流动机,这也是我所要分享的关于人脉建设的一点个人感悟。
  团队之所以区别于群体,其本质在于团队是个体成员因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协作的集合群体,“目标”和“协作性”是团队特征的两大关键词。在职场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圈子,一方面就是找与你目标一致的团队,不能仅仅凭借团队规模、背景这些单一要素去做决策;另一方面,一个好的团队其成员间的优势、资源和角色是能够互补、相互融合的,你必须有在团队中的相对价值和清晰的定位,才能实现与其他成员的良好协作,你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认同并乐于运用他人的优势,实现你们共同的目标;切勿在团队中不干事、也不要当没有优点和特长的“老好人”或者“闷油瓶”,这个时代需要是的一群人一起努力做事,各有特长、分工协作、及时沟通,持续共赢;“个人至上”、“个人英雄”似乎已不太适应当下了,请你在大学期间就开始逐步提炼并巩固你的优势,可以是与专业相关的优势,也可以是性格、个性等因素为基础的优势。最后分享一下我所总结的“持续共赢型团队”的几大特征——
  1、共性角色为先期导入
  2、持续而聚焦的目标驱动(考试、拿学位、专业交流)
  3、优势互补与情感共鸣的阶段性磨合
  4、短期的强刺激(如一起攻考试)引导高度的聚合
  5、广泛的信息交流与共同平台为常态
  6、共同的展望与长期聚合的强烈意愿(不愿只是拿学位,希望的是共同做点事,自发性的意愿很强烈)
  综上所述,要在职场中搏得一片天,成就职业人生,就需要打开你的思维,需要去构建自己的“意识流”——独立思考是关键、清晰的方向和目标是关键、真正的执行和持续的反思是关键;同时要善于交际、融入团队,与你的朋友一起打造属于所有人的共赢团队。
  落笔之时,抬头望去,今天是个好天气,雾霾全消,阳光足足地照射进来,通明透亮的室内好似此时畅快无比的心灵。我怀念在海大的阳光岁月,那是永恒的青春舞曲;曾经的职场10年,有过“雾霾”的侵袭,但不曾迷失,使我更加珍惜“阳光”的可贵;人生之路需要有方向、有指引、也更需要自信和坚毅。迎着太阳,去启航、去逐梦吧!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Copyright © Bcu.edu.cn 2009.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