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舍初期建设回顾

   

原纪委副书记 基建处长 闫秀华

北京城市学院建校30周年了。我们现在已有三个主要校区——北四环主校区、城北校区、东方大学城校区,每个校区都有整洁紧凑的校园和完整的教学、生活服务设施。学校还在不断进行新的建设。

海大建校之初,没有自己的一间房屋。1984年建校时租成府小学几间教室,后来又在万泉河小学、双榆树二中、地质附中、曙光中学、苏州街小学、安贞里小学等学校租借教室,在一个个“小院”开办理工学院、经管学院、气功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学校聘请北大、清华、人大、北外等名校优秀教师。学生真心喜欢这些“小院”,因为在这里同学们跟大师学习,获益匪浅。真如梅贻琦先生所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但租赁校舍只能是临时措施,办学,办好学,一定要有自己的校舍。学校的创业者傅正泰校长,一直把校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紧迫工作,亲自抓校舍选址、规划设计、筹措资金等等前期工作。经过艰苦努力,学校建设一步步展开,终于建起了自己的校园。

回顾建校初期校舍建设,回顾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校师生同心同德艰苦创业的许多往事,心情仍然十分激动。

校舍建设最早是1988年在皇后店建气功学院以解决气功专业教学问题。由清华建筑学院罗森教授指导,经调研踏勘,选永丰乡皇后店东侧建气功学院。这里距市区不远,远山近水环境幽静,四周一派田园风光,非常适宜建气功学院。当时计划征地600亩建气功学院和气功疗养院。开始先借钱和当地农村合建教学、宿舍楼和食堂、浴室共4500㎡,以解决气功学院(后改为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教学、练功急需。由当时基建处几位同志在现场负责管理施工。他们住在现场,遇到各种矛盾,克服了很多困难,建成了我校第一栋教学楼,1989年春天,气功学院搬过去了。那时四周是农村和稻田,上下水、取暖等后勤服务设施全靠自己解决,可想困难之大。那时,只有这栋楼是我们自己的,学校好多会议、活动,都到气功学院去,虽然路远,交通不便,但大家到那里就像到家了。现在已经没有原来的气功教学楼,2006年拆除后建成现在的城北校区综合楼和4、5号学生宿舍楼,面积大多了。最早的那栋教学楼和附属生活建筑永远留在学校建设的历史之中。

我校成规模的建设是1992年从北四环校区开始。那时这个校区是海大理工学院。

按1984年北京市政府批准的办学规模,海淀走读大学,三年制走读大专在校生1500人,市计委按此立项,批准建筑面积15000平米。

首先是解决建设用地问题。要交通方便,便于学生走读;要距四周高校不远,方便各校老师来上课;市政设施要能配上套。哪里有这样合适的地方呢?几经选择,海淀区政府把区科委、展春园小学、海淀职工大学和海淀走读大学合为一个科教区项目,在规划的北四环北侧征地,由海淀开发公司统一办理手续,从中无偿拨给我们23.5亩,就是现在的主校区。20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个选址非常理想。北四环修通以后,交通极为便利,市政配套齐全,学生上课非常方便,真是黄金宝地。当时这里是菜地和农舍,征地拆迁都由区政府负责实施,给了我们极大支持。仅征地费就379万元,这对刚刚成立的海大是天文数字,那时学费一学期才几十元,有时甚至向别人借钱发工资,哪里有钱征地建设?这要感谢海淀区政府,特别是时任区长史定潮同志给予民办教育事业的巨大支持。当时海淀区就从财政拨款200万元支持开工建设,真是雪中送炭。建校30年,我们用高水平的办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回报社会。

有了建设用地,总体规划是重要环节,是建设的总纲。学校的规划要布局合理,使用方便,且能树立学校形象。傅校长请清华建筑学院罗森教授主持规划设计,1988年报市规划局审批,并于1989年设计完成全部施工图,但因资金问题,未能开工。后来学校于1992年贷款建设,因原规划过了有效期,规划局要求重新报批。在审批过程中,按有关部门提的要求,罗老师亲自画图,不厌其烦,多次修改,市规划局审定了海淀走读大学理工学院(即现在的校部)项目。终于在1992年11月开工教学楼(教一楼)。

罗老师从海大建设开始就做基建顾问,是海大建设的总设计师。

当时受批准建筑规模限制,规划为5栋4-6层建筑围合的庭院式校园。随着招生人数增加,为了增加建筑面积,教三楼改为10层。罗老师指导规划、设计,虽然身体不好,可多次带病到现场勘查,一遍一遍修改规划和单体设计。直到现在,20多年里,罗老师一直指导海大的建设,每个校区规划设计以及改造工程,都浸透着罗老师的心血。罗老师为海大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基建过程中,我们得到各方面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帮助。遇到不少难办的程序审批之类的事,很多家长给以切实的帮助,这方面事例不胜枚举。例如,那时学校条件差,接送有关人员到现场开会都常常借车,光是军事科学院的车我们就借过好几次,都是家长帮忙。

北四环校区开始建设时,遇到的问题很多,是各方面给予我们热情的帮助,克服种种困难,才顺利开工。当时这里是一片菜地,北四环还没修,什么基础设施也没有。“三通一平”(通水、电、路,场地平整)是开工的必备条件,好多单位为我们提供条件,解决施工准备问题。海淀开发公司帮助解决施工电源,从展春园施工用变压器接线,比从学院路近多了,省了不少钱。施工没有水,开始想自己打井,费用高且水量、水质不一定能保证,职工大学陈校长同意从他们学校接了临时用水,为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这个水源是从五道口接过来的临时线,管径细,水压低,施工用水量大,肯定影响职工大学用水。我们建成教一楼和图书馆、教二楼、教三楼后用水还是用这个临时水,水压低六层上不去水,就是这个原因(教三楼有水泵房,未受影响)。直到2000年夏天北四环修通,大市政配上套,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有时,我们施工对周边有影响,附近航遥宿舍楼居民有意见,航遥办公室配合我们做工作化解矛盾,保证了顺利施工。我对各相关单位一直心存感激。

全校师生对校舍建设给予热情支持,至今难忘。

1992年夏天,开工前清理现场,理工学部的老师带领学生拔草。那时草长得一人来高,又没有工具,拔出来是很费劲的,天气又热,但从没有人叫苦叫累。开工典礼那天,鞭炮齐鸣,热烈庆祝,学校领导和老师执铲挖土,宣布正式开工,大家都激动地欢呼跳跃。老师们的热情深深鼓舞着我们基建处的同志。还有许多老师提供施工队伍、建筑材料采购等方方面面的信息,扩大我们的市场视野,帮助我们把好关。

理工学部学生积极参加基建工作。工民建专业的学生利用测量实习时间进行实地测量,复核场地边界坐标,测量地面高程,做出详细记录,直接用于设计和施工开挖计算工程量。在施工中,学生利用假期实习做了许多工作,为节省资金,教室里安装的音箱,是我们买了散件,由学生利用假期,帮助组装的,没有给他们任何报酬。有学生利用实习时间,参加现场施工质量检查,非常认真。

教一楼施工原定1993年11月完工,但施工单位没能按时交工,而租用的地质附中教学楼又要拆除翻建,学生只能在临建教室上课。时值冬季,室温很低,有一次暖气管冻裂,水流满地,学生很有意见。老师们耐心工作,关心学生,坚持上课,没有怨言,没有出现教学事故。我们的老师带领学生克服困难,共度难关,非常令人敬佩。后来借用职工大学的教室上课渡过严冬。1994年2月春季开学,理工学部搬进了新建的教学楼。终于能在自己的校舍上课了,尽管那时院子里还是黄土地、煤渣路,可心里踏实得多了。

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领导都十分关心这项工作。傅校长一直抓得很紧。随时到工地检查进度,询问有没有问题。那时学校只有两辆车,一辆小货车和一辆旧轿车,校长把车给我们“跑基建”用,自己出去办事骑自行车。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的感觉是“跑步工作”。

学校的建设关系学校的命运。学校千方百计扩大校舍,1999年基本建成主校区,后来又在东方大学城购建部分校舍,扩建城北校区,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以上是建校初期的情况。如今建校30年了,学校面貌已是今非昔比。全校师生正在为“北京城市学院”建设成“北京城市大学”努力奋斗,深信我校的这个目标一定能尽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