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同志逝世五周年祭

   

校党委书记 、校长 刘林 博士

2008年5月18日,在与病魔顽强抗争一年后,刘建明同志与世长辞了。时光飞逝,转眼已经整整五年了。五年来,我不时会想起这位相交共事十几年的好同事、好朋友。因为他在世时,我习惯称他“老刘”,本文中我还是用这一称呼吧。

1992年暑假的一个偶然机会,我结识了老刘,后来又经他引荐,先后认识了学校的张德实、夏雨生、李彬、张琳等许多老师,使我较早地对学校有了些了解,奠定了我与学校缘份的基础。1995年4月,我带着我所创立的事业团队加盟学校,老刘主动提出将所担任的高职学部负责人的职位让与我,自己改任副职,体现了海大人以事业为重的大局情怀。他年长我二十多岁,来校早于我近十年,但工作中却从不摆老资格,而是在公开场合处处支持我、配合我、帮助我,对于我的不足与失误,他总是在私下无人时提醒我、点拨我、教育我,让我十分感动,也使我们合作共事非常和谐、愉快。后来,他担任了夜大学(今成教学部)主任,对学部的年轻人同样地热忱,主动创造条件让年轻教师施展才华,为他们提供锻炼成长的舞台,对年轻教师倍加宽容与呵护,使成教学部的年轻教师发展进步很快。我担任校领导后,他常在我面前表扬成教学部的一些年轻教师,为他们争取待遇和发展机会,为留住人才稳定队伍发展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刘思想解放,具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不仅不拘于传统与成规能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善于根据教育形势发展提出新思路,在高职学部共事期间,他为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期探索贡献了不少“好点子”和新思路,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他接手成教学部(夜大学)时,除了一纸批文、一个公章、一间办公室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但他坚定乐观,对成人教育发展充满信心,想尽各种办法开拓市场,抓住一切机会推动发展,从而使成教学部从小到大,鼎盛时曾拥有各种教育形式的在校生3000余名,近50名专兼职教职工,成为学校一支重要力量。2005年后根据市场形势变化,他又力主成教学部从学历教育向职业培训转型,虽然由于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在他手上没有完成这一转型,但后来的发展证明,他这一战略思路是非常正确的,为今天学校成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回顾学校历史我们看到,学校在八十年代中期刚成立不久,就曾向市高教局打报告,提出开办夜大学,发展成人教育。高教局认为学校初创,应先把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办好,因此没有批准。九十年代中期,在傅正泰校长支持下,常务副校长陈宝瑜知难而上,带领张德实、董季麟、刘建明等同志积极筹备,终于在1994年底夜大学申办成功。教育部以教成厅[1994]10号文件下发备案通知,同意海淀走读大学举办夜大学,自1995年开始招生。为了加强夜大学的领导班子并发挥刘建明同志工作的潜在优势,陈校长提出把刘建明同志调到夜大学主持工作。正是在刘建明同志手中,夜大学和学校的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发展,为学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影响,成为学校那个时期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亮点。尽管今天学校发展战略格局已与当年显著不同,但刘建明同志作为我校成人教育事业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和重要领导者,曾经为学校做出的重要贡献,他的精神品格和经验却不应随着历史发展而湮没。这是北城创业史上永远闪光的一页。

老刘是性情中人。他为人厚道、善良坦诚、古道热肠,乐于助人。他不仅在同事中人缘很好,而且热心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5月15日晚上,我去沙河医院探望他,癌症的痛苦折磨使他长期卧床,且进食困难,瘦得皮包骨,形容枯槁,整个人都脱了相。他斜倚在病床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上关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实况报道。他招手示意他夫人过来,十分费力地发出含糊的声音。他夫人转告我,他说他要参加学校的抗震救灾捐款活动,尽一份力量。事后我还得知,他生前长期资助一名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但从来没有宣扬过。仅仅三天后的中午,我就接到了他病危的电话通知。当我打车赶到医院时,他气息已十分微弱。我紧握住他的手,在耳旁呼唤他时,已经渐趋平直的心电图陡然跃动起来,我知道这是弥留之际的他,用尽生命的最后力量,对同志之间真挚友情的奋力呼应。和他的家人一起为他穿寿衣时,虽然他的躯体已渐渐冰凉,但我却依然感受到他那颗炙热的心还在跳动,向人间散发着无尽的光与热......

明年学校将迎来建校30周年,步入而立的北城不仅要意气风发地大步走向未来,还要积极总结、疏理学校的过去,从中汲取经验,更要从创业者群体和往届师生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翻开校史,像刘建明同志这样的人和事还有很多,北城的今天,不仅是一人或少数几人之功,而是众人合力共筑而成,这就是所谓的众志成城。我们要通过建校三十年这个契机,认真发掘、宣传学校这些有功之人、有德之士的业绩,让他们的事迹永铭校史,让他们的精神继续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同时,我们还应积极改革学校治理结构和体制机制,提供更多的机会给有志有能者,让他们尽己之长开创一番事业,从而使学校成为一个众人共同创业的大舞台。要继承和发扬校训精神,在探索中国特色“民”办教育之路和体制机制上做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