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文苑  校友风采  校庆专题  校友之星  毕业专辑 

打造令校友为之骄傲的母校

2016年07月28日 00:00  点击:[]

人物简介:刘林,现年37岁,教育学博士。1995年来校工作,1999年任副校长,2006年任校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校长,现任校长、党委书记。曾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本刊记者:我注意到您从去年主持工作以来,提到最多的就是“传承”、“转型”和“提升”,广大校友很关心学校今后发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情况。

刘林:25年前,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傅校长为首的学校创业者们以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开办了这个学校,开创了正规民办高等教育的先河。傅校长和学校的各位老领导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通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把学校办成了全国最好的民办大学之一和全国优秀职业院校。这样显著的办学成绩来之不易。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的不仅是物质基础,还有精神财富。所以学校今后进一步发展一定要充分肯定过去的成绩,坚持传承好的传统与经验。

另一方面,2006年以后,学校发展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学校不可能继续走大规模扩张发展的老路子,校内的教师、同学也对学校的学习、工作条件和质量、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外部环境都要求学校必须“转型”,走内涵发展的新道路。“转型”就是在传承过去主要经验基础上,寻求、探索更先进的办学体制和发展路径。如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率高是过去的主要目标,今后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就业率高,还要就业质量好,学校提供的教育不仅使同学们能找到工作,还能找到好工作,这就是转型。现在高等教育发展很快,高校之间特别是民办高校之间竞争很激烈,不仅我们与公办高校办学水平在拉大,许多民办高校做为后起之秀也在赶超我们,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啊。看不到危机会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落后,没有紧迫感更会使我们最终被淘汰。

去年以来,学校把最重要的核心目标锁定为“提升”,就是要提升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通过一系列的“提升”最终实现学校办学实力和地位的全面提升,把学校从一个民办大校、民办高校中的优秀学校提升为全国所有高校(包括公办、民办)中的名牌高校、社会公认的好大学之一,打造成让在校的师生感到自豪、广大校友为之骄傲的母校!

本刊记者:您讲出了我们广大校友的心里话。提起自己的母校,许多毕业生一方面觉得学校办学确实很有成绩,另一方面总觉得不如名牌大学,比人低一等。我们特别希望学校不仅不会被淘汰,而且还要发展得更快些,更好些。近期学校在提升方面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呢?

刘林:学校近期的主要目标是向市属市管高校中的优秀大学看齐,要成为首都地区的名牌高校。主要措施是两个“补齐”,两个“加强”。

两个“补齐”就是与北京其他高校比,有两个主要短板,必须补齐。

一是建成主校区。硬件是我们最大的短板。今年我们通过“绿色通道”加快了进程,困难很大,但年内一定要开工。

二是开办研究生教育。北京市的本科高校中只有两所学校没有研究生教育,我校是其一,难度也非常大,但我是志在必得。

两个“加强”就是加强两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加强优秀师资队伍建设。名校的关键是好老师。学校在这方面下了前所未有的力度。举个例子,公共外语教学,学校采取了两个措施,首先今年暑假开始公外老师分批到英国集训一个月。其次今年大力引进外教,暑假后全校外教将超过30名,今后本科生公共外语课的高年级口语课要逐步过渡到全部由外教授课。为加强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今年招聘了30名硕士、博士做专职学生辅导员,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学校大力招聘博士,年内专职教师中博士比例要突破10%,未来要达到1/3强。

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使学校在衡量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方面走向全市高校前列,进而向全国先进行列进军。去年九月以来,学校先后通过了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毕业生就业中心、北京市高校示范实验教学中心,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市级教学名师、市级特色专业、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市级精品课程和教材等重大项目的评审,许多项目在全市已达到领先水平。重点学科与优势专业逐步凸现出来。我相信,通过不断量变会实现质的飞跃的。

两个补齐和两个加强本质上都是提升,学校要扩大知名度,更要提高美誉度。名声大,还要名声好。学校在首都地区地位、名声上去了,在全国自然也就上层次了。

本刊记者:还有一个私人问题,您这样年轻,就获得了这么多荣誉,还多次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我听到同学中有些议论,认为您很有背景。我经过认真了解,发现您出身平民,和学校的领导、上级领导都非亲非故,是凭能力自己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而且您人缘特别好,您接任校长得到校内外一致公认,听说学校党代会选举您得的是全票。我要问您的问题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能给我们毕业生一点建议吗?

刘林:我肯定没有什么显赫出身背景,但也可以说有背景。这个背景就是你们,就是大家的支持,包括老一辈对我的培养,很多老师、同学对我的帮助和关心。确实,做好事要先做好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使年轻人事半功倍。我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就是以简对繁,换位思考。待人诚恳、善良,多替别人着想,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够了,如果能再宽厚些会更好。能帮人处且帮人,能容人处且容人,能让人处且让人。现在有很多人际关系方面的教科书,把人际关系讲得很复杂,很玄妙。我是从不看这些东西。我认准的道理就是:做人要大气,讲究一个善字;做事要认真,讲究一个勤字。如此而已。

本刊记者:09届同学马上就要走出校门了,您对他们有什么要讲的吗?

刘林:想说的话很多,特别是祝福祝愿的话,我想还是在毕业典礼时再讲吧。通过《校友通讯》,我要给所有毕业生和校友留个邮箱(liulin@bcu.edu.cn),请大家多关心母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批评的意见,都可以发给我。如果大家有需要学校进一步服务的地方,我和老师们也愿意尽力。有位教育家总结过一个公式,就是:好学校=好校长+好老师+好学生+好校友。让我们一起为把学校办成举国公认的好大学而共同努力!

本刊记者:谢谢您!也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上一条:傅校长寄语

关闭

 
 


北京城市学院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Copyright © Bcu.edu.cn 2009.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