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VPC全国大学生虚拟制作大赛总决赛在海南陵水圆满落幕。由表演学部影视摄影与制作教研室教师赵伟然、申章、高墨作为指导教师,学生柳博文、沈梓柔、张乘朔组成的师生团队在全国23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凭借作品《梦熵》摘得2025VPC全国大学生虚拟制作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佳绩。

2025全国大学生虚拟制作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116所高校、411支参赛队伍共1300名师生,包含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影视类专业院校,赛事版图辐射华北、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六大赛区。经赛事遴选,23支来自各赛区的优胜团队汇聚海南陵水全国总决赛现场,通过线下路演与答辩展开巅峰对决。赛事组建了由国内外虚拟制作领域企业技术专家与高校学术权威构成的评审委员会,依据技术创新性、艺术表现力及主题契合度等层面,对参赛作品进行多方位的现场评审与量化评分。

赵伟然、柳博文作为代表参与线下路演,团队分别从概念构思与提炼、视觉呈现手段与途径、流程管线与技术亮点、团队协作与经验收获等方面对作品《梦熵》的创作过程进行阐述,经多位评委的现场提问与答辩,最终荣获2025VPC全国大学生虚拟制作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影视摄影与制作教研室及未来影像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培养在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能够契合未来视听媒介发展形态,拥有前瞻性视野与创造性思维的多维复合型人才,此次大赛作品的创作过程涵盖了数字资产、虚拟拍摄、视觉特效、三维动画、AIGC、程序设计等技术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考验了同学们对于相关知识、技能的实践转化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最终共9支队伍荣获赛区一、二、三等奖,1支队伍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喜人收获也是学部在教学改革创新与学科影响力建设方面的又一阶段性实践成果。
未来,学部将继续在学科交叉融合与教学改革创新的探索方面持续发力,以前沿新质技术为“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魂”,不断加强艺工融合、艺理兼通的专业人才输出,为首都文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