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9)》出版

发表时间:2019-07-26 11:50:14文章阅读数:

  

日前,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智库报告系列丛书《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9)》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该报告由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助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刘承水担任主编,依托首环基地编写完成。报告北京城市学院主办的蓝皮书系之一,自2012年起已连续出版6年。作为“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蓝皮书系列以“权威·前沿·原创”以及“广视角·全方位·多品种”的优势拥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其内涵丰富,成果意义深远,品牌价值巨大,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对促进我国城市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9)》自出版以来,引起了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城市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新闻网、千龙网等多家媒体纷纷进行了相关报道同时,多家网站进行了转载报道

《中国城市管理报告(2019)》分为总报告和分报告两大部分,共有8个篇章,以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为研究样本,对其综合、经济、社会、文化、基础设施等管理水平进行研究。蓝皮书从城市社会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文化管理、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科技创新管理等6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71个三级指标构成。同时,该书特别增加了北京市营商环境调查报告,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市属委办局和30家企业,并进行面对面访谈,从众多可能影响营商环境的因素中筛选出对营商环境影响最为显著的变量因素进行分析,对推进北京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城市作为区域人口与资源的集聚地,在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和文化快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城市病”。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对于城市提高发展质量、增加发展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显示,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城市管理的复杂性特征日渐凸显,面临的问题超出了市政管理范畴,内涵呈现阶段性变化动态发展特征。城市发展模式和质量、公共服务水平等成为当前我国城市管理关注的重点,城市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现代城市管理逐渐形成以城市各种要素流动为载体,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方式进行规范、引导、协调、服务,实现资源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推进城市正常运转与可持续发展。

城市是资源要素的集聚区,承载着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职能。关于我国城市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指出,城市管理工作要站在政治高度,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城市精细化管理、区域差异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多元参与为抓手,推进城市管理提质增效。

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是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的共同支持下建立的2013年10月24日在北京城市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是北京城市学院建设的第一个市级研究基地,也是民办高校的第一个市级研究基地2016年1月,基地成立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研究基地智库”(简称“基地智库”)。作为重要的智慧生产机构,基地智库围绕首都城市环境的热点、重点等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首都生态环境和首都城市秩序环境等方面进行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基地智库吸纳了政府、研究机构、高校教师等一大批优秀专家学者,也将吸纳更多的优秀学者加入,为首都城市环境的建设献计献策。基地涵盖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环境治理等研究方向,为首都生态城市建设、污染治理、城市运行安全、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发展转型城市服务体系、城市的精细化和法制化管理、公民行为秩序等贡献研究智慧。基地聚集了人才,集合了智慧,将学术研究、政策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服务社会融合为一体,在科研中创新观点,在科研中创新思路,以服务首都、惠及民生。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Copyright  ©Bc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网络中心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402430064
 
京ICP备 050046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