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 正文
黄三
供稿单位: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11日 14:55 文章阅读数:

  

黄三,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鼻烟壶内画。黄三原名黄双水。1962生于河北省阜城县,民革党员,师承于内画泰斗王习三大师。自幼酷爱绘画艺术艺术修养深厚,画风独具特色,独创《墨色勾织线描肖像技法》,融合西方铜版画效果内画肖像人物栩栩如生,技法堪称一绝。黄三教授的作品在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中注入欧美艺术元素,所作鼻烟壶内画“中西合璧”,令人耳目一新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花鸟、书法等创作都有相当高的水准培养的徒弟中已有多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

作品国内外获奖情况:

2015年10月,作品《八十七神仙卷》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中获得“百花杯”;

2015年6月,作品《法海寺壁画》在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京津冀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奖赛”中获得金奖;

2015年5月,作品《蜀国人物》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选中获得金奖;

2014年10月,作品《三十三尊观音像》在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举办的“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评选中获得金奖。



北城大师风采丨方寸间展大千世界  内画壶集工艺大成——记研究生导师黄三


序 言

北京城市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人才培养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基轴,使各项功能相融共生、同步发展,并以此过程反哺人才培养、涵养教育教学、巩固立德树人的根本地位。

学校建设了一批以专业或专业群为依托的各级各类研究基地(院、中心、所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育教学的素材与内容,并以相应学科专业助力区域发展与行业成长,构建出系列专业化社会服务平台。

着眼于补齐京城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的短板,学校开设了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专业,形成了一套传承与创新融合的教学体系;出台《北京城市学院关于加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意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社会的传承与传播;校内增设 50 门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校外发起成立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协会,为学生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黄三简介

黄三,原名黄双水,1963年生,河北省阜城县人,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中国内画艺术大师,是中国内画艺术的翘楚。他技艺高超,多次获得工艺美术行业金奖,2014年斩获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举办的手工艺最高奖项艾琳奖“金奖”,他独创的内画技法“墨色网络交织技法”开启了内画技法变革的序章。

从业近40年来,黄三老师肩负起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重任,他已经培养了多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016年习主席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让文艺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追求。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黄三老师认识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协会,进而了解了致力于培养非遗人才的北京城市学院。

在受邀参与学校各项非遗传承活动的过程中,黄三老师积极响应国家“大师进校园”的号召,决定在北京城市学院成立“黄三内画艺术大师工作室”,真正将教授技艺、培养人才融入进校园。

传承需要土壤,需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来继承,也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的人甘当引领。所以,黄三老师决定招收内画专业研究生,希望广大有志青年能够加入到内画艺术研究中来,为中国传统艺术发展添砖加瓦!


  

  

  

  

  

黄三老师部分证书


内画艺术

内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为当时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拥有。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建国后,北京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画工艺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 “京派”、“冀派”、“鲁派”及“粤派”四大流派。

京作黄氏内画从清代传承至今已经五代人。从叶仲三先生开始,此法只传本家,到后来异姓徒弟出现,开始枝繁叶茂。现在以黄三为首的内画家坚守和推动着此门类的发展,他在前辈绘画基础上加以发展,秉承中国绘画传统,实现继承与创新;吸收西方绘画理念,将中西方绘画融为一体。黄三老师钻研内画艺术近三十年,独创出内画鼻烟壶“墨色网络交织肖像技法”等,将内画鼻烟壶的艺术性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引领当代内画革新的先锋。

 

黄三老师作品《翠鸟》


从历史价值上说:京作黄氏内画是集中国各种工艺之大成的艺术,是工艺美术一个耀眼的金星,有着皇家艺匠的传承和发展。对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都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从艺术价值上说:非遗项目中,京作黄氏内画有着高超的技艺表现手法,集成多种工艺;内画可以让人了解到雕刻、年代、传统文化以及重要的绘画特点。因为复杂的工艺和巨大的难度,优秀的作品凤毛麟角,艺术观感让人瞠目。

从文化价值上说:新形式下的京作黄氏内画,集多种工艺于一身,是中国优秀的非遗项目,要认真传承、发展、精细打磨。而人们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的认同与尊崇,只有在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信心的前提下,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京作黄氏内画包括了国画、油画、版画、立体画的各种基础技法,并综合提升为可以内壁作画的艺术素养,进而开始内画的反向呈现练习。高超的技艺表现,是京作黄氏内画的突出特点——无论是抽象还是写实类作品,精准的刻画、边缘的锐化、流畅的线条、自然的色彩过渡都拿捏准确到位。黄氏内画的工具内勾笔、竹签笔、内画瓶等工具,皆为自制,工具的制作及其流程决定了品质的好坏,也很大程度决定了最终作品的成败。特别是反向内绘时,绘画过程恰恰与在纸张上作画相反,这一点难度极大,也最见功力。黄氏内画以口传身授为教学方式,以皇家绘画为标准,体现了对艺术追求的高标准,传承着水平高超的技艺。

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黄三老师与内画的故事。


巧得机缘  初识烟壶

黄三老师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听大人们说:隔壁村的生产队一天弄来了好几头牛,是有人画了几个小瓶子换来的。“几个比小孩儿巴掌还小的瓶子,能换来几头牛?!”虽然没有看到这可以换牛的瓶子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在人们不可思议的惊诧声调中,黄三老师第一次听到了“鼻烟壶”这三个字,而这位可以用几个小瓶子换牛的人,就是黄三老师日后的授业恩师——中国内画泰斗、“冀派”鼻烟壶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大师。

80年代初,年纪轻轻的的黄三,已经进入当地文化馆工作,以展现农村生产生活为主,创作服务于人民大众的艺术作品。大量的写生和速写造就了他扎实的基本功,也为内画艺术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文化馆工作的第四年,一个装有粉末的药瓶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药瓶的小猫图案不是画在瓶外,而是在内壁!小猫活灵活现,画面神奇巧妙。对这个小瓶子爱不释手的黄三老师,第一次真正见到了内画鼻烟壶,从此走上了探索内画艺术的道路。


潜心研习  技法突破

对内画艺术痴迷的黄三老师,埋头查阅资料,东奔西走拜访从业前辈,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导的情况下,潜心研习,熟练掌握了内画技术。年轻而勤奋的他不满足现状,总是想着要在内画技艺中研究出一套突破传统工艺技术壁垒的新方法。他夜以继日地研究国内外木版画、铜版画、油画、水彩画等各种绘画技法,尝试将其运用在内画当中。

1985年的一个夏夜,天气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在只有一盏台灯的小房间里,那是一个难忘而又幸福的夜晚,他手中的笔不停地在壶内壁勾画着,虽然浑身湿透,虽然长时间的创作麻木了他的双手,但他浑然不觉、全然忘我。天蒙蒙亮的时候,他用自己独创的“墨色网络交织技法”画的第一件肖像作品诞生了——《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件饱含了心血和汗水的作品,八年后被收入中国工艺美术馆。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习三大师看到黄三老师的作品,极为赞叹,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可以到内画院继续研究学习。正是八十年代中期的这一次机会,正式开启了他的内画成长之路。

学习之路漫长又孤单,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内画学习,他一坚持就是十多年。扎实的基本功,优秀的造型能力,让他的内画学习研究快速且具有成效,各项内画技艺的熟练程度都全面提升。黄三老师的代表作之一《历任香港总督肖像》,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他突破了鼻烟壶内壁的特效困难,自成风格的技法在这套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传承文化 技艺相授

1999年后的15年间,在高端艺术品零售巨头香港中艺公司的多次邀请下,黄三老师以香港为窗口,让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了解了内画鼻烟壶,爱上了内画艺术。虽然鼻烟壶是欧洲的舶来品,但内画鼻烟壶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这门艺术汲取了域内外多种工艺的特点,是中外文化艺术有机结合的的典型器物。巧合的是,最早记载内画艺术的文字就出现在香港:在第二任香港总督詹姆斯爵士的回忆录中,就记载了当时中国以鼻烟壶作为时尚,而鼻烟壶“内侧写字或者绘画”。

与此同时,各地的内画艺术研习者,慕名来到了黄三老师身边,希望拜入他门下学习。本着传承传统技艺的强大责任心,黄老师无私地授业解惑。除了因材施教传授给徒弟们技艺,他还会根据每个徒弟不同的特点,提供设计思路,挖掘每个人的内画笔法的特点优势。他还坚持与徒弟们一起在工作室创作和交流,多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和心无旁骛的创作精神,感染和带动了徒弟们,现在,他的这些徒弟都成长为内画行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


追求极致 喜获成功

黄三老师没有一刻放弃过内画技法精益求精的追求。他游历寺庙和佛塔古迹,用心体会古人创作佛教人物造像的高超技艺,摸索千佛千面的细节变化。敦煌多种佛窟造像、北魏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天水麦积山石窟佛像等等,给了他丰沛的创作灵感。千禧年过后,内画艺术的材料有了巨大的变化,天然水晶、天然发晶、玛瑙等材料被大量采用,使得内画艺术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天然矿物材料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内画的保存时间,另一方面也给内画家们进行俏色创作开辟了更多的创作空间。黄三老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精心挑选出天然水晶鼻烟壶几十只,先后创作了他的代表作品《三十三观音》、《法海寺壁画》,其中《三十三观音》在2014年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举办的国际艾琳奖评选中获得“金奖”,《法海寺壁画》2015年在京津冀非遗大赛中也斩获“金奖”。

黄三老师作品《法海寺壁画》正面局部


深思缜密 大局出发

将内画艺术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发散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是黄三老师心中的“中国梦”。他始终坚持——内画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内画艺术发展到现在,还有很多需要改变和改进的地方:内画技法的创新,内画与材料的相互配合,清代以来内画鼻烟壶的保护与修复,从业人员的系统性培训,内画艺术理论的考究与发展……等等,都值得花心思花精力去研究探索。“一带一路”的国际交流,加之国家正在实施的工艺美术非遗复兴战略,将为内画艺术的发展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黄三老师当代人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