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公开对外
首页   |学生思想工作   | 正文
北京城市学院辅导员深度辅导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12-05-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京发〔2005〕13号)和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等6部门《关于加强北京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08年12月18日)和北京市教工委关于开展北京市高校大学生深度辅导工作的相关通知要求,我校近两年结合学校学生工作实际,多方面、多渠道拓展工作内容,积极落实深度辅导工作:
  一、大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为深度辅导工作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1、统一思想,以规范化、专业化要求指导深度辅导工作开展
  学生工作队伍是落实学生深度辅导工作、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学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团队伍建设中,始终按照规范化、专业化的培养和建设要求,力求打造一支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的高水平工作队伍。坚持规范化队伍培养和建设,对队伍的职责定位、发展方向和构架体系等作出了总体规划;坚持专业化培养和建设,形成科学的“养用结合”机制,不断帮助学生工作队伍的老师坚定政治信念、提高专业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敬业精神;坚持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发思想工作队伍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认真做好选聘配备工作 保障开展深度辅导工作教师的整体素质 
  (1)严格学生工作教师的选聘标准。专职辅导员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综合素质好、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好的发展潜质、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重点高校优秀毕业生选聘到我校专职辅导员队伍中。同时,要求各校区各学部,根据学生特点,进一步明确班主任选聘要求,规范班主任队伍选聘流程,提升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2)规范学生工作教师的选聘程序。我校专职辅导员选聘工作始终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周密部署、精心组织,严格按照资格审查、笔试、心理测试、面试(初试、复试和综合测评)以及实习考察等多个环节公开招录专职辅导员,并在实习单位意见的基础上会同人事部门共同确定录用名单。目前,我校已逐步形成一支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学生管理队伍。学生基层管理人员主要由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两只队伍组成。根据我校学生特点,选聘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返聘人员组成班主任队伍,负责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同时还有一支近30人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所有专职辅导员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主要开展学生相关发展性工作。这两支队伍的扎实工作保证我校学生深度辅导工作的落实和深入。
  3、大力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 提升教师深度辅导工作的能力
  (1)探索专职辅导员培养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为队伍发展创造条件。我校近两年来始终着力于探索专家化、专业化的辅导员发展方向,通过辅导员沙龙等活动内容和形式,为辅导员创造交流学习的良好氛围,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努力造就一支“一专多能”的辅导员队伍。使每名辅导员能够在掌握辅导员工作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某一方面的学生工作专家,促进辅导员有特色的开展学生深度辅导工作
  (2)加强专业培训力度,鼓励学生工作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鼓励学生工作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有计划的选派学生工作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充分利用北京高校辅导员发展辅导与心理咨询专业化培训、北京高校“京师辅导员讲堂”、北京高校新上岗辅导员培训班等专业培训平台,不断加大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培训力度。
  (3) 加强交流活动,促进相互了解和学习。加强校外校内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支持学生工作教师走出校园,多看、多学、多交流,积极参与各类交流活动。同时,我们还以校区为单位,组织开展校区间学生工作经验交流学习活动,通过座谈会、专业教师座谈会、学生评价等形式,增进各校区学生工作特色交流。
  (4)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和重实效的原则,建立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规格多样的培训体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掌握一定现代科学文化和教育管理知识的高素质班主任工作队伍。
  4、建立健全学生工作队伍考评体系  激发教师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积极性
  (1)强化管理,探索学生工作队伍科学有效的考核办法。结合学校关于教师队伍考核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工作队伍考核体系,加强我校学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提高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水平,考核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民主公开和注重实绩的原则,并将学生工作教师开展深度辅导的效果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和指标。  
  (2) 试点我校学生工作队伍职务评审工作。根据《北京城市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等文件精神,试点推进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评审办法。评审办法将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绩,作为衡量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并努力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岗位教师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教师间的有序转换,为真正落实学生工作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并提供有效保障。
  (3)评优争先,树立典型。我校以北京市优秀辅导员和校极优秀辅导员评选表彰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调动和激励我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各校区、各学部要高度重视,把评选推荐作为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将学生工作效果、包括深度辅导工作效果突出的教师事迹在全校范围内表彰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二、多管齐下 多渠道、多途径落实我校深度辅导工作
  (一)编制学生深度辅导专用手册,统一深度辅导工作要求 
  结合北京市教工委及其他上级部门关于学生深度辅导工作要求,我校专门组织教师编制《北京城市学院学生深度辅导工作手册》,手册内容包括辅导员工作相关文件、班级学生登记表、班级情况表、学生跟踪记录、辅导员新学期工作计划、集体活动总结、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等内容。要求全校班主任、辅导员根据上级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我校学生深度辅导工作,把辅导工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
  (二)开展班主任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研究,科学提升深度辅导工作能力 
  我校组织开展《班主任、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调研工作,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系统科学的分析总结我校学生基层工作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现状,并通过不同群体之间的比较分析,明确了不同年龄段教师、不同职称教师、不同校区教师、男性和女性教师以及是否受过专业培训等不同因素对教师心理辅导能力的影响。 
  心理辅导能力是教师开展深度辅导和日常学生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通过对我校全体班主任和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科学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我校从事深度辅导工作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现状,同时有利于学生工作队伍的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生工作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工作。为我校深度辅导工作的开展和提升提供了科学性和目的性。
  (三)以良好班风建设为导向,为深度辅导工作开展提出具体要求。
  我校一直重视班级建设和管理,努力在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人性化上下功夫。通过优秀班集体的评选等活动,体现班级量化管理目标,对表现好的班级进行表彰;同时,各学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班主任教学巡视制度》、《班主任听课制度》加强教学秩序和行为规范的检查督促,夯实日常管理基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 
  同时,把“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作为全体班主任和学生工作干部的工作理念,要求班主任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并将之贯穿于学生深度辅导的始终;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与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合理需求;重视并关爱班级特殊学生。及时认真记录辅导情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帮助他们排除困惑,提高自我防控和调适的能力,努力建设积极和谐的班集体。
  (四)充分拓展深度辅导的工作平台,落实全员育人的新途径。
   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因此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第二课堂一直是学生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因此,我校除了在校园环境中开展学生深度辅导工作之外,还充分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开辟学生深度辅导的新途径。在2010年小学期期间,学校试点开展了学生公共能力培养社会实践工作,此项工作以学生社会调研作为学生公共能力培养的主要载体,通过社会调研、社会实践、公共能力培训课程等项目训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人际沟通、团队协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等进入就业或工作岗位的最基本的公共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公共能力培养试点工作中,要求全体参与教师注重在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和学生进行各种交流和沟通,落实开展学生深度辅导工作,切实把握各种开展学生深度辅导工作的途径和形式。同时在学校开展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也要求教师增强与学生沟通的意识,充分拓展深度辅导的工作平台,落实我校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  
  通过近年的试点摸索,我校学生深度辅导工作的开展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同时,我们也看到要真正将学生深度辅导工作做出特色、做出成效还有相当长的距离,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特点,更好的开展学生深度辅导工作。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邮编:100083
  • 网站管理:网络中心 电子信箱:nic@bcu.edu.cn
  •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
  • Copyright © Bcu.edu.cn 2004-2011.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