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王佐书教授来校讲座

发表时间:2013-04-12 14:53:00文章阅读数:

  

4月10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教授来我校做了题为“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研究线索”的专题讲座,学校党委委员、中层干部、教师、学生辅导员共三百余人聆听了讲座。

王教授表示,此次讲座是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一些观点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讲座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王教授提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存在决定意识;为任何一项事业服务都是一个体系;办任何事情都存在可控和不可控因素;一种方法的改革能带来很大效益;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深刻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的东西才容易感觉;评价体系是听诊器、方向盘、智慧棒、推动力;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执行力是执行者素质和领导者素质结合而产生的合力。

二是学校的功能。学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创新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要有教育家、企业家、战略家的思想;要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方法,追求教育质量;要注重“三才一化”的培养和建设,即人才、教材、器材和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培育,从而形成学校的风格和风气。

三是如何建设一所学校。建设好一所学校,学校的定位、目标、特色、规章制度、评价量表、教学目的很重要。他从十二个方面详细具体分析了教学目的,即,知识和知识结构、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教师教学的条理和逻辑、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情商。

四是创新的方法。“创新是改变其中一个或若干个关系的组合”,王教授给创新下了如此定义。他列举了需求创新、矛盾创新、竞争创新、空白创新、类比创新、最优化创新、最近发展期创新、三关三切创新等方法。他强调,学校要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融会贯通的水平、概况水平、创新水平的学习,从而教给学生产生方法的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教法,搞好教学,贵在得法;学习有法,但无定法,搞好学习,贵在得法。

刘林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王教授的讲座高度概括,提出的观点和理论高屋建瓴,从怎么教学、人才培养、学校管理到中国的民办教育、创新方法,从抽象思维概况上升到很高的理论,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和领悟。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9号 邮编:100083
Copyright  ©Bc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管理:网络中心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402430064
 
京ICP备 050046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