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被中俄两国元首确立为“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应俄罗斯青年联盟、俄罗斯外交部格尔恰科夫公共外交基金邀请,6月23日至6月26日,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林博士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参加“中俄青年友谊与合作大会”。代表团一行24人分别来自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包括部分东方歌舞团等单位的青年演员、文化学者、青年科学家、青年企业家等中国各界青年代表。此次大会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和俄罗斯青年联盟共同举办。
6月24日上午,中俄青年友谊与合作大会开幕式在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举行。刘林校长与俄罗斯青年联盟主席克拉斯诺鲁茨基和俄罗斯外交部、教育科技部、远东联邦大学等部门官员及中俄双方40余名青年代表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刘林校长在致辞中回顾了中俄青年友好交流年开幕盛况和有关活动,他表示,中俄两国山水互连、文化互通、经济互补、政治互信,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中俄合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政治与经济、文化的不平衡,西部与中部、东部不平衡。因此推进两国地区区域城市间合作和两国青年组织合作是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方向。远东联邦大学是2012年APEC组织领导人会议举办地,是远东的标志性机构,此次大会选择在远东联邦大学举办,也是希望加强中国内地青年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了解,增进中国青联与俄远东地区青年组织之间的交流,探讨中国高校与远东联邦大学等俄罗斯高校合作之道。
开幕式后,双方就“中国与俄罗斯——开展青年友好交流年,双方合作前景展望”议题开展圆桌会议并形成决议草案。之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俄罗斯青年联盟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分别介绍国际青年方案项目,进行经验交流。
6月25日上午,刘林校长率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符拉迪沃斯托克行政区,并会见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长普什卡廖威。刘林校长提出针对海参崴的中文标识过少问题,双方讨论了在远东地区设立中华街或北京街的构想。
6月25日下午,中俄双方围绕“中国与俄罗斯:跨文化交流”主题召开圆桌会议,并举行大会闭幕式。
会议中,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与俄方青年深入交流研讨,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风貌受到俄方好评。据悉,此次中国青年代表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正式访问的第一个全国性青年代表团,改变了长期以来以地方性团组交流为主的局面,此次出访活动实现了中国青年代表团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首访,在中俄两国青年交流史上具有纪念意义。此外,中俄青年友谊与合作大会的成功举办,达到了加强沟通、密切联系、促进交流、强化友好关系的出访目的。中国新华社、俄罗斯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中国青年代表团活动进行了专门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