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上午,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设立的首批王国宝、方土福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室揭牌仪式及拜师仪式在我校航天城校区综合楼一层报告厅举行。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房书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处长刘庆伟,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庆国、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党委书记王秀娟、北京医药行业协会鉴定所副所长石凤英,北京城市学院中药学教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王国宝,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医院野山参博物馆馆长方土福等多位领导及专家应邀出席活动。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林,生物医药学部两个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相关教师及2014级、2015级中药学专业150多名本科生参加活动。仪式由生物医药学部主任尉捷主持。
仪式上,刘林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学校及中药学专业有关情况,强调了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的重要意义,并对我校传承工作室今后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罗增刚在致辞中指出了传承工作室建设的目标与意义,并希望我校两个传承工作室再接再厉,在中医药传统技能传承工作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两位领导致辞后,共同为我校两个传承工作室揭牌。
生物医药学部副主任秦雯简要汇报了两个传承工作室的建设成果及今后工作思路与安排。随后,敖冬梅、杨春梅等6名中药学专业教师向王国宝、方土福两位先生行拜师礼。
仪式后,召开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中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探讨了我校中药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师承教育培养细则草案。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我校两个工作室很好地传承了中医药的传统技能,开展的传承工作扎实具体、接地气,并富有成效,希望我校进一步梳理传承人才的培养层次与培养模式,把传承工作做得更好。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具有特色的传统技能。我校两个中医药传统技能工作室建设,将会全面梳理、深入研究方土福、王国宝2位中药大家的传统技能,做好传承工作,培养更多掌握中药传统技能的人才;并将进一步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在有效传承老中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丰富经验的同时,积极推动现代中药教育的发展,为培养高质量的中药人才开展探索与研究,也为我校中药学专业硕士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条件。




